民安局作为维系大夏国内外统治的中坚力量,拥有非常大的权限。
但是这种权限中却不包含决定能否开启国祭。
或者说,大夏国内没有哪一个部门能有这种权限。
何为国祭?
国祭,就是祭国!
以举国之香火,遥祭祖先与历史。
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本就是大夏这个礼仪之邦血脉中的灵魂。
自遥远的黄帝时代,国家概念初见雏形之时。
便有了这种祭祀的存在。
这是历史,也是传承!
这是无比严肃、无比庄重的一件事。
局长没有办法立即回复李青山。
迅速向更高层进行汇报。
大夏国的顶层政治形态采用的是长老制。
以大长老为首,六名国是长老为核心,共同组建成七星长老团,光耀大夏。
其中三长老主管文化,全国文化发展尽操其手。
德高望重,位高权重!
局长便是向三长老进行汇报。
三长老年纪虽长,但保养的非常到位,七十多岁的人看起来也就是六十岁不到。
有一股浓厚的文人气质,很是和蔼可亲。
“泰安啊,你这个大忙人急急忙忙来找我有何要事啊?”
三长老放下手中批复的文件,抬头看向郭泰安,也就是民安局局长温和问道。
郭泰安垂手肃立,他对三长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长老,确实有一件大事,必须得向您请示。”
“哦?说来听听。”
三长老看郭泰安这架势,便知道不是一时半会能说完的,于是便让警卫员端来茶水。
“泰安,坐下说。”
郭泰安缓缓坐下,屁股只敢坐半边,和被老师叫来办公室谈话的小学生似的。
“长老,我就长话短说了,不耽误您时间。”
郭泰安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民安局近期吸收了位‘高人’,名叫李青山,是一位有大法力在身的道士。
前段时间他远赴南洋,目的便是寻找上世纪遗失在海外的山河印。”
听到这三长老放下手中的茶杯,肃然问道:
“你说的山河印是老朽了解的那个吗?”
作为大夏国七星长老团一员,三长老当然了解上世纪那段历史,也明白山河印对大夏的意义。他甚至都没有先关心李青山这个所谓的“高人”。
“是的!李道长今天回来了,并且带回了山河印!”
郭泰安勇敢地注视着三长老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听到这话,三长老有一瞬间的失神。
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他对山河印流落海外的遗憾比其他长老来的更深。
对山河印回归的渴望,也是众长老中最强的。
“山河印...大夏的国运所在,灵气所在...”
三长老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郭泰安感慨。
“李道长确认了这个事实,并要求开启国祭,还国运于大夏。”
郭泰安一口气说完。
三长老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茶杯中的水汽氤氲上升,遮住了三长老睿智的眼神。
良久。
三长老缓缓说道:
“我想见见这位李道长,泰安能否安排一下?”
郭泰安看到三长老这么说,便知道三长老原则上是同意了,只是看李青山的表现能否让三长老满意。
他躬身退出三长老办公室,回到民安局。
“局长,三长老怎么说?”
还在局长办公室等待消息的曾冠看到局长回来,急忙问道。
李青山也投去关注的眼神。
“三长老想见你。”郭泰安对着李青山说道。
李青山知道这是应有之义,并没有吃惊,只是沉稳的答了句好。
曾冠却是无比惊讶,三长老竟然会召见李青山,他在民安局近十年了,还没有被任何一位长老召见过。
曾冠不由感叹,不亏是李道长,这么快就上达天听了。
经过重重检查,郭泰安带着李青山回到了三长老办公室。
“长老安好!”
李青山率先问好,采用的是鞠躬的方式,以此表达对三长老的敬意。
三长老有点惊讶,一直听郭泰安李道长李道长的叫,以为起码是个中年道人,没想到这么年轻。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三长老夸奖了一句便直入主题:
“你想开启国祭?”
李青山点点头。
“国祭的重要性想必你也知道,给你个机会说服我。”
三长老没有因为李青山的年纪而轻视他,但也想看看他的本事,是否有这个能力来开启国祭。
如果能力不足,国祭便是一个笑话,而且会让大夏成为全球的笑柄,这是三长老不能接受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