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几天才同意臣子们的意见,向楚国派去使臣,商谈结盟事宜。
谁知没等来楚王答应结盟的消息,反倒等来秦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了。
突如其来的秦军,让毫无准备的魏王假如何应对?
就算发泄完心中的怒火,他也是一脸茫然,不知该如何御敌。
台下将领见状主动上前道:“大王莫慌!我大梁城城高墙坚,粮草充足,退入城内的守军更是有十万之众。”
“纵使那秦将王贲攻势再猛,也绝对攻不破城门!”
“有末将为大王御敌,大王在宫中安心等候楚国援军便是。”
魏国群臣都知道魏王假向楚国派去使臣的消息。
也相信他们的使臣能说服楚王,让楚王出兵援魏。
只要据城而守,在秦军的进攻下支撑一段时间,等楚国援军一到,秦军自会退去。
到时候再想办法收复失地便是。
只要大梁城未失守,秦军攻下再多魏地都是浮云。
虽然现在的魏国本就没有多少地了...
总之,只要在大梁城内,他们就有信心对抗王贲大军!
听完这名将领的话,魏王假心生感动,连忙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道:“本王就知道,关键时刻还是得靠将军们呐!”
“将军放心!只要你们能抵御住秦军的进攻,等秦军退兵之后,本王定不会吝啬封赏!”
得到魏王假的承诺,这几名将领也很是激动,纷纷向他表了一番忠心。
“那末将就先带人去布防了,大王保重!”
留下一句话后,几人转身离开。
看着众人离去的身影,魏王假感慨万千:“本王就知道,危急存亡之际,我大魏国总会有忠臣站出来!”
“你们都看看!这才是我魏国的忠臣啊!”
一众文臣大眼瞪小眼,不敢出言反驳。
现在的他们,也确实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这几位将军身上...
城外。
“将军,前方就是魏都大梁了,咱们如何破城?”
副将向王贲拱手问道。
此行嬴政让王贲统兵,军中一些资质较老的副将多少都有些不服气。
毕竟王贲上战场的经历比他们都少,凭什么能指挥十万大军?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大秦又一直奉行军功爵制,只要自身实力够强,能在战场上立下够多的功劳,就能从小兵一直晋升到将军!
这些副将自然也不例外。
可当王贲正式开始指挥作战,带领他们接二连三的夺下魏国一座又一座城池后,他们心中的不服也就逐渐消散,甚至转变为了钦佩。
秦人好斗,却也直爽。
王贲的表现足以征服这些将士。
以至于来到大梁城下后,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到了他身上,等待他制定出破城之策。
王贲是王翦之子,这一点军中所有人都知道。
可与王翦相比,王贲的指挥风格不但谨慎,而且还多了几分灵活。
再加上年纪不大的缘故,很容易便与副将们打成一片。
他们相信王贲能带领军队继续取得胜利。
就算眼前的大梁城雄伟厚重,也相信王贲能想出破城之法。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王贲淡淡道:“安营扎寨,让将士们原地修整。”
“这...”
“将军,大梁城近在眼前,我们难道不进攻吗?”
“是啊将军,都打到这了,何不一鼓作气?”
“正所谓再而衰,三而竭,若是放弃攻城,对我军士气不利啊!”
众人都以为王贲见大梁城难打,已经放弃了攻城的心思。
不然怎么会安营扎寨,而不是指挥大军扑上去呢?
甚至有两个激进的副将主动请缨。
“将军若是害怕攻不下大梁,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只要将军让末将为先锋,末将保证带领将士们攻破城门!”
“末将也愿为先锋,为将军破城!”
看到副将们的反应,王贲笑了笑:“诸位不用着急,谁说本将军不想攻城了?”
“放心吧,临行前,大王早就与我商议出破城之策,诸位静观其变便是。”
众副将闻言这才恍然。
原来将军不是不想攻城,而是另有妙策啊!
还是大王与将军一起想出来的妙策!
“敢问将军,究竟是何良策啊?”
“是啊,将军就先告诉我等吧!”
终于,在众人苦苦哀求之下,王贲才说出了姜晨提供的方法。
“开凿河道,水淹大梁!”
众将一听,顿时惊为天人!
“妙!”
“此策甚妙!”
“这就是将军与大王一同想出的策略吗?果然不同凡响!”
王贲尴尬一笑...
PS:新书起航,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等各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