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父王。”
见到燕王喜后,姬丹表情平静,不带一丝情绪。
来的路上他就得知朝中决定,也清楚了自己父王的态度。
对今日这种局面,似乎早有所料。
看到自己这个数日未见的儿子,燕王喜沉寂的眼神中终于多了些神采。
良久,才用嘶哑的声音开口道:“丹儿,事情你都知晓了?”
姬丹点头,无比冷静的向他拱手道:“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臣虽然是父王的儿子,却也是父王的臣子。”
“如今秦军兵临城下,我燕国面临灭国之危。”
“这一切,都是儿臣的错,是儿臣当初未深思熟虑,派遣荆轲行刺了秦王。”
“若是能以儿臣的头颅来换取秦国退兵,保我燕国社稷,儿臣甘愿献上这条性命。”
“反正儿臣是被父王带到这个世上来的,将这条命还给父王,也罢!”
“丹儿...”
听姬丹说出这番话,燕王喜喉头滚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怎么都说不出口...
对燕王喜说完这些,姬丹转身,目光扫视殿内群臣。
群臣感受到他的目光后,都不敢与其对视。
尤其是刚才那位提出用他来换秦军退兵的大臣,更是将脑袋死死的埋了下去。
他都做好与姬丹在这大殿上唇枪舌战一番的准备了,谁知得知自己将死,姬丹竟没有半点愤怒的意思,反倒如此平静。
越是这样,他的良心就越是不安。
还怎敢与姬丹对视?
终于,姬丹将目光停在了鞠武身上。
此时的鞠武,看着姬丹早已是泪眼模糊。
身为太傅,太子丹的老师,他与姬丹关系最为亲密,甚至都超过了燕王喜。
看着姬丹长大,看着姬丹从秦国逃回燕国。
一路走来,教导姬丹的同时,更是将姬丹视为己出,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对待。
如今姬丹要用自己的性命换取秦国退兵。
他怎能不难受?
可如今燕国朝堂,群臣百官甚至是燕王喜都做出了这个决定,岂是他一人能轻易反对的?
千言万语,也只能化作一声悲叹...
姬丹很是恭敬的向他行了个礼,缓缓道:“太傅此前百般阻拦,我却未能听进一句,我走之后,还望太傅莫要怪罪。”
“殿下...”鞠武哽咽道,“都怪老臣,老臣当初要是再坚定一点劝阻太子殿下,殿下说不定就不会派人行刺秦王,惹来此等大祸了...”
“不!”姬丹的表情瞬间变得坚定起来,“就算太傅当初如何劝阻,姬丹还是会一意孤行的!”
“如今秦国势大,吞天下之心无人可挡,若不用极端手段,如何能扭转局面?”
“所以姬丹不后悔派荆轲行刺嬴政,只后悔荆轲行刺失败...”
“要是当初能多派两名高手,定能成事!”
“呵呵,只可惜,嬴政终究还是命大,气运远胜于我...”
说罢,他抽出腰间佩剑,头也不回的向殿外走去。
百官沉默。
鞠武更是眼神复杂的看着他的背影。
殿下这是不想死在大王的面前啊...
或许,殿下是对的...
当今这天下,秦吞六国之局面已是不可阻挡。
不用极端之法,根本扭转不了乾坤...
随着鞠武缓缓闭上双眼,殿外的姬丹也将剑刃划过脖颈...
蓟城城下。
王翦与辛胜的二十万大军已将四面城门团团围住。
“王将军,攻破蓟城,我等此行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了,到时候班师回朝,大王定会重赏于你啊!哈哈哈!”
“等回了咸阳,你至少得请我喝三顿酒,不对,五顿!”
听身旁辛胜已经开始向他讨酒喝,王翦无奈一笑:“好好好,别说五顿,攻破这蓟城,十顿我都请了。”
“不过攻破蓟城可不算完,你别忘了,咱们还得去支援王贲那小子才行。”
说到这里,他有些惆怅道:“唉,也不知道那小子进展如何了,打到大梁城下没有?”
“这可是他第一次独自领兵出征,我这做老子的,虽然教了他不少兵法,可学到的东西终究得上战场之后,才能知晓学了几分...”
“害,又在担心你家小子了?”辛胜不禁打趣道,“放心吧,那小子激灵着呢,肯定没啥大问题的。”
“你要是实在放心不下,就赶紧攻破眼前的蓟城,咱们也好去魏地与他汇合。”
王翦点头,目光死死的盯着蓟城城门,抽出腰间佩剑,沉声道:“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是时候发起进攻了!”
话音刚落,他就看见蓟城城门动了...
只见那厚重的城门缓缓落下。
一支举着白旗的队伍出现在二人眼前...
ps:摸爬滚打求鲜花...
作者知道已经有很多大佬们抛弃这本书了,觉得主角的算命系统太拉胯...
唉,挨打就立正吧,我也承认有些设定确实出了点问题,小作者的经验还是不够。
不过人总是会成长的,后续咱也会更加注意。
看在咱如此陈恳的份上,咳咳,懂吧?
鲜花评价票月票走一波...球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