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还不叫“神算”,那什么叫“神算”?
这世间,真有如此高人吗?
李信万分震撼的同时,内心也因为姜晨的话咯噔了一下。
刚才姜晨话说到一半,突然来个转折。
那句“只是可惜啊...”让李信有种不妙的感觉。
莫非自己今后会遇到什么劫难?
战死沙场,还是什么...
他可是知道姜晨算出嬴政有血光之灾的消息的。
是不是自己将来的劫难也被算了出来?
身为统军之将,李信不畏惧死亡,但想到这一点后,还是难以避免的咽了口唾沫。
赶忙追问道:“可惜什么?先生快说啊!”
他今天算是体会到了,说话说一半的人有多可恶!
看着李信满脸忐忑不安,姜晨会心一笑。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前天那两条大鱼跑了,又有一条更大的送上门来。
面前这李信,他必拿下!
是的,在不知道嬴政与蒙毅的真实身份前,姜晨想当然以为眼前的李信比两人身份更高...
只要拿下李信,就有机会接触到嬴政。
从而打入大秦高层,背靠参天巨树!
而且对于李信此人,姜晨也觉得挺可惜的。
要不是他自我调节能力不行,经历一次失败后就一蹶不振,说不定后续仍然会活跃在历史长河当中。
而且嬴政死后,若有李信统筹秦军,大秦说不定也不会二世而亡。
毕竟连大秦军神王翦都看重,并视为接班人的存在,李信的军事天赋毋庸置疑!
所以姜晨已经决定,扶李信一把。
至少助他度过伐楚失败这一道难关。
于是简单思索后,姜晨开口道:“可惜你将自己捧得太高,无法接受失败,长期以往,骄兵必败!”
姜晨的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李信心头。
骄兵必败...
这么说,自己将来会吃败仗?
会败给谁?
燕国?魏国?还是楚国,齐国?
四国中各个能叫出名字来的武将在李信心头一一浮现。
一边审视着自己与对方的差距,一边思考着将会败在何处。
想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李信也不禁庆幸起来。
若只是吃了败仗,倒还好。
至少没有殒命沙场。
只要没死,再率军打回去便是!
似乎是看出李信心中所想,姜晨向他道:“老夫问你,若是将来的某次失败,让大秦损失太多兵力,辜负了秦王的期望,你受得住吗?”
“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吗?”
“还有信心继续统兵,为大秦而战吗?”
姜晨的三个问题,再次让李信陷入沉默。
是啊,若是真如先生所说,自己承受的住吗?走的出来吗?还能继续统兵吗?
其实吃败仗,他倒是不怕。
也相信自己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关键是辜负了嬴政的期望,让他难以回答。
虽然还未经历,但李信想象得到。
将来的那场战斗,对大秦来说肯定至关重要!
所以嬴政才会对他报以厚望。
而且除了嬴政,恐怕大秦上下,文武百官,全国百姓,都是一样。
所有人都期待他能得胜归来,他却败了...
这样的话,他还承受得住吗?
历史上的李信也正是如此。
秦伐楚的那一战,李信扬言只需二十万大军便能扫平楚国。
却败在了楚将项燕手中。
回到咸阳后,嬴政不但没有惩罚他,反倒用心安慰,说那场失败不是他的错。
也正是嬴政不计较战败的态度,才让他自责不已。
陷入了无尽的悔恨当中,从此失去统兵之心,再也没有踏上战场。
就这样,惶惶终日,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姜晨将这些事提前告诉他,其实是用心良苦。
希望李信能提前适应失败。
等历史的车轮滚向秦楚之战时,能勇敢面对。
而不是让历史重演,继续陷入自责的泥潭当中。
有些事,提前经历了,就会适应。
适应过后,也就不会怕了。
当然,要不是看在李信与嬴政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就对李信抱有可惜的态度,姜晨也不会对他说这么多。
看着沉默的站在原地,迟迟没有回答自己的李信,姜晨并不在意。
反倒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轻声道:“后生,回去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来回答老夫,老夫会一直在此地等你的。”
仍然沉浸在那三个问题当中的李信木讷的点点头,下意识转身,向咸阳宫方向离去...
甚至忘了此行的目的。
看着李信远去的身影,姜晨长叹口气:“希望他能想明白吧!”
随后又道:“还没见面就帮嬴政解决了个难题,啧啧,到时候该找他要点什么补偿才好呢...”
ps:早上好家人们~新书启航,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等各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