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
进到寝宫内,见嬴政果然恢复状态后,李斯内心更加惊讶了。
也肯定了有人在自己之前来见过嬴政的猜测。
内心虽有疑惑,可他却没有当着嬴政的面表现出来。
作为臣子,君王想让你知道的,自然会主动告诉你,不想让你知道的,还是别开口询问了。
李斯深知这一点。
所以在嬴政询问他这么晚来见自己所为何事时,李斯直奔主题:“大王,燕国派遣使臣行刺,已给我大秦落下口实,若不及时反击,天下人岂不是会轻视我大秦?”
君王遇刺,所以起兵伐之。
很合理的理由,也很容易让人接受。
我大秦原本是想接受你的请求,暂时不打你的。
可你派来的使臣却公然行刺我王。
秦国完全在理。
也有绝对的理由发兵攻燕。
嬴政瞬间明白了李斯的意思,眼神中也透露出阵阵凶光。
秦人,从古到今都有着瑕疵必报的性格。
谁打我,我必打回去!
何况燕国这次差点就行刺成功了。
于是嬴政冷哼一声:“哼,燕王喜,寡人倒是小瞧了他。”
“可惜了,寡人没死,你燕国就准备承受我大秦的怒火吧!”
荆轲刺杀失败后,他的队友秦舞阳自然没有活路。
所以嬴政还不知道,这场针对他的刺杀行动,全都是由儿时好友太子丹所策划的。
燕王喜并不知情。
不过谁是主谋,对大秦来讲已经不重要了。
行刺之人是燕国使臣就足够了。
不管是谁策划的,大秦都将对燕国出兵。
“李斯,尽快替寡人拟一则檄文,昭告天下,我大秦马上就会出兵伐燕,谁敢出兵援助,就是我大秦的死敌!”嬴政沉声吩咐道。
“诺!”李斯立刻答应下来。
大秦早就进入战备状态。
尽快伐灭其余诸侯国,一统天下,是他和嬴政相同的目标。
答应下来后,李斯拱手:“那臣就先告退了,大王注意身体,好好休息。”
嬴政额首。
直到离开嬴政寝宫,李斯都没有提及在他之前有何人来见过嬴政的事情。
......
第二天一早。
咸阳城内就热闹起来。
“什么?昨日燕国使臣觐见,居然在章台宫行刺大王??”
“燕国不是来献城请和,求我大秦不对其出兵的吗?怎会行刺杀之举?”
“还好大王无碍,真是天佑我大秦,若是燕国行刺成功,后果恐不堪设想啊...”
“呸,你这乌鸦嘴,咱们大王怎会被刺客所伤!”
“好你个燕王喜!准备承受我大秦铁骑的怒火吧!”
“东城门处已经开始募兵了,啥也别说,我先去报名了!”
“我也去!不杀几个燕狗为大王出气,难解我心头之恨!”
伐燕檄文张贴在咸阳城内后,城中百姓都得知了昨天荆轲行刺一事。
嬴政在秦国百姓们心目当中的地位可是至高无上的。
不止嬴政。
历代秦王都是如此。
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贤明君主励精图治,才让秦国百姓们过上了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从前的秦国,地处西陲。
土壤贫瘠,粮食问题都很难解决。
还要面对西边戎狄的不断骚扰,光是存活下去都要付出很大努力。
要不是历代秦王辛苦付出,他们早就被外敌杀害,或是缺粮饿死了。
秦人的凝聚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谁敢对他们大王不利,他们就敢冲上去跟敌人拼命!
再加上二十等爵制度的存在,秦人打起仗来更是悍不畏死。
所以六国才会将大秦视作“虎狼之秦”。
人群中的姜晨也看到了檄文中的内容。
有些诧异道:“昨日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荆轲刺秦吗?”
“好家伙,我还以为要过段时间才会发生呢,没想到就在昨天...”
穿越前的姜晨对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却了解的不多。
像是荆轲刺秦这样的大事件,发生时间只有个模糊印象,具体是啥时候发生,自然不甚清楚。
所以直到檄文公之于众,他才后知后觉。
又想起前天那两个“大客户”。
表情有些怪异道:“难道说那天遇到的‘血光之灾’,就是秦王嬴政?”
这个念头刚出现,就被他果断否决了。
“不可能,肯定不是嬴政。”
“在自己都城还搞微服私访,没必要啊!”
“而且要是他就是嬴政的话,我当着他的面说他有血光之灾,恐怕早就被砍了...”
“可是这样的话,那两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跟嬴政同一天有血光之灾,历史上似乎也没有记载啊...”
姜晨不知道的是,正确答案已经被他第一个排除...
“算了,不管了,等那两人下次再来,直接算上一卦就清楚了。”姜晨摇了摇脑袋,重新回到自己的摊位上。
刚躺上躺椅,一个年轻身影就出现在他面前。
ps:新书启航,跪求鲜花评价票月票等各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