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可以说,这是唐末五代以来的主旋律了,它是换皇帝,跟女人换姨妈巾一般的频繁。所以才区区几十年间,这中原大地,就出现了五个朝代,十个国家,几十位的皇帝。而现在,那视频中的赵匡胤,显然是在造反。
日后赵匡胤的皇位,赵匡胤的江山,也是造反得来的。
尤其是,那视频中的陈桥?
“嘿,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好你一个赵匡胤,没想到你浓眉大眼的,既然隐藏的这么深。”这时后周郭荣是看着那视频中,身披皇袍的赵匡胤,他是越看越刺眼,随即是愤怒的咆哮道:“来人,给朕兵围赵府,捉拿乱臣贼子赵匡胤……”
“是陛下。”马上是有士兵去传令。
“是太祖……”另一边,这会儿北宋的各个皇帝,还有南宋的那些皇帝,待他们看到自家太祖是华夏史,十大最杰出的皇帝之一,这时都是与有荣焉,激动不已。
而且这让两宋的军民士气,都是为之一振。
“赵匡胤感谢神主的厚爱。日后我一定会努力的治好天下。”这时赵匡胤是激动之余,然后他对着那天穹上的屏幕,是满脸郑重的弯腰拜谢道。
其实这会儿,赵匡胤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还好现在后周郭荣死了,不然的话,在郭荣还活的时候,这个视频出现,那么他死定了。
不过那边郭荣时期的自己,恐怕现在是凶多吉少了吧,所以受苦了兄弟,对不起。
另外不得不说,自己的皇位,自己的大宋天下,是什么来的,他心里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在他得到天下后,他就为了讨好天下的读书人,是喊出了:“大宋与士大夫共冶天下”的话。
就是因为,他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以家贼的身份夺位而得天下,是得国不正的很心虚。
还有一方面,那是比起武将们的破坏力,武将有直接造反的能力,这让他心悸,让他不安。所以他为了自己的皇位与江山安稳,自然他就需要把文官抬出来压制武将了,这是政治的需要。
所以说,宋朝的抑武崇文,重文轻武之风,它是当时赵匡胤的政治需要,也是时代的产物。
严格来说,若那时赵匡胤没有重文轻武,那么在他死后,估计这赵宋的江山,压根是坚持不了三百年,就早被人给篡位了。
毕竟后周的天下,在周世宗郭荣刚死,就没了,这就是活生生的典型。
……
洛天辰没有理会赵匡胤,这时那天上的视频在继续播放着:“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
他是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的军事家、武术家,是宋朝的开国皇帝。
说到军事家,他“一条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军州都姓赵”,这就非常能够显示他的军事才能了。
武术家,他精通于拳术和棍术,并且发展成独特的套路,其拳术被后世尊称为“太祖长拳”,也称“赵家拳”。又创立了“腾蛇棒”,36路棍法,被后世尊称为棒术界的开山鼻祖。
赵匡胤在当皇帝的期间,他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是灭亡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以及南唐等诸多南方的割据政权,是完成了全国大部地区的统一。后来赵匡胤更是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是成为了历史上,拿掉武将兵权,最成功的皇帝。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时间为十六年,谥号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
“现在开始盘点宋太祖赵匡胤的功绩。”
“功绩1:赵匡胤篡周建宋后,他是恢复了华夏地区,大部份面积的统一,是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功绩2:赵匡胤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喊出: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皇帝。所以登基后,他是“以文抑武,重文轻武”的这一理念执政,后来其确实是扭转了自唐末以来,武夫专权到喊出:“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军阀藩镇割据混战长达七十年的黑暗局面。
同时其重视文治,确实也是让后来宋代的文化与经济,还有科技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繁荣和昌盛,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功绩3:赵匡胤在位期间,他是采取了“收起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再是巧用“杯酒释兵权”来削弱相权。继而又是“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是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的控制在中央政府的手上。是一举铲平了自唐朝中期以来,就出现天下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
功绩4:赵匡胤在位期间,他是减轻了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是推进了宋朝社会的繁荣,是推进了文明与科技的发展。”
“当然,宋太祖赵匡胤他最大的功绩,还是结束了自唐朝中叶以来,武将权利得不到制约,以至于造成国家混乱,中央势弱,武夫专权乱政,军阀藩镇混战,使得华夏文明与社会,都得不到发展,民不聊生的黑暗局面。
而就在他终结了军阀藩镇的遗害后,是让社会与百姓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空间。所以自此宋朝的文化与科技,它在之后的三百年间,无疑是长期居于当前世界的最前列。
要知道,在两宋的时代,当时华夏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之大、之高,它在华夏历史上是罕有的。像震惊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三——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它们要么是诞生于这一个时期,要么是广范应用于这个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