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见青年不愿意透露实情,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开始四处打量起来。
当看到少年的书桌上,竟然摆放着《大明律》顿时来了兴趣。
“不知小先生对大明律有何看法?”
“是否也觉得过于严苛?”
朱元璋装作漫不经心的问道,实际上两只耳朵早就竖起来了,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和希冀。
太子朱标曾经抨击他残忍嗜杀,这给了他很大的伤害。
现在看到一个酷似朱标长子,也就是他嫡长孙的青年,他非常想从对方口中得到一丝丝肯定和支持。
哪怕最后证明,这个青年跟朱雄英没有半点关系,他也能稍感欣慰。
“确实过于严苛!”
朱元璋听到“严苛”两字,心中一阵沉重感袭来。
这时他不禁产生自我怀疑,难道咱的治国之策真的错了?
就在朱元璋心灰意冷之际,秦牧再次开口。
“但判断严苛与否,也得看情况,看国家所处的阶段。”
朱元璋听到这话,浑浊的双眼霎时迸出两道亮光,心中有如小猫抓挠一般痒痒。
“秦小先生快说,都要看哪些情况?”
秦牧略微斟酌了一下词汇,然后再次开口。
“蒙元为祸百年,不仅破坏了我华夏的衣冠礼仪,更是崩坏了人心。”
“加之元朝末年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我大明在这样的废墟之上建立,势必要矫枉过正。”
“唯有如此,才能扭转人心,使人民向善。”
“乱世当用重典!”
“大明律就算过于严苛,也是符合大明当前基本国情的。”
朱元璋闻言忍不住击掌称赞。
“善!”
“大善!”
“你这番话,说的太对了,简直说咱心坎上了!”
朱元璋大有找到知己之感。
是咱想杀吗?
实在是这世道不杀不行啊!
乱世当用重典!
凭啥别人杀得,咱就杀不得?
秦牧听到对方如此赏识自己,脸上未有丝毫喜色,反而无奈的摇摇头。
“可惜啊!”
“什么可惜?”
朱元璋的好奇心又被勾起来了。
眼前这青年,明明刚刚还说的挺好呢,咋又突然可惜了?
“可惜太子英年早逝啊!”
“我大明当今圣上真乃是一代明主!”
“深知乱世当用重典,同时也知不能一味严苛。”
“因此,他在教导太子之时,一直教导太子实行仁政。”
“就是因为当今圣上明白,只有宽严相济才是治国之道。”
“当今圣上是打算用自己一生,给大明王朝立下规矩,奠定基础。”
“这期间肯定会触犯很多人的利益,他也只能狠下心来杀下去。”
“等将来太子上台,国家制度和规矩健全,他大可以实行仁政收拢人心,为大明开创万世基业……”
“可惜的是,太子英年早逝,打断了这个进程。”
朱元璋听到这话,只觉得鼻子一酸,眼泪扑簌簌的流了下来。
“孩子!”
“你说的太对了!”
“咱也心痛太子,咱也伤心,呜呜呜……”
朱元璋突如其来反应,给秦牧搞得一愣。
啥情况,古人入戏这么快吗?
这荒山野岭的,又没人给他发小金人,他这是哭给谁看呢?
虽然秦牧对朱标之死感到很惋惜,但也只是惋惜,不会觉得是啥大不了的事。
毕竟,谁当皇帝不是当,没了朱标还有朱棣呢。
再者说,朱棣干的也还不错。
虽然老百姓苦了点,大明的底子被他掏空了。
但最起码,他陈兵塞外,扬威海上,在整个东亚圈奠定了大明NO.1的地位。
由此来说,朱棣还是功大于过的。
“老先生,太子朱标是您亲戚?”
“是!”
朱元璋突然反应过来,赶忙改口。
“不是!”
“咱哪高攀得起!”
“那你为啥哭的这么伤心?”
“因为我刚刚死了儿子,现在变成孤家寡人了,呜呜呜……”
“呃……”
“这么惨?”
秦牧见老头实在是哭的太伤心了,一时动了恻隐之心。
“老先生不哭!”
“如果您实在是没亲人,以后就跟我过吧。”
“有我一口吃的,咋地也饿不着你。”
朱元璋闻言,心中既感动,又觉得开心。
这孩子心善的性格,跟雄英简直一模一样!
“孩子!”
“咱要是跟你过,你家里的大人能同意吗?”
朱元璋开始套路了,旁敲侧击秦牧的身世,可秦牧却没有察觉。
在他看来,对方都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了,能有啥坏心眼?
然而,事实证明,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不要小瞧“糟老头子”,因为有些糟老头子坏滴很!
“嗨,别提了!”
“实不相瞒,咱也是没爹没娘的苦命孩儿!”
“有幸蒙此地里正收留,让我在这里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勉强混碗饭吃。”
朱元璋闻言心中巨震!
“那孩子,你是咋来到这村的?”
秦牧见对方孤苦伶仃,无儿无女,外加一大把年纪了,也就卸下防备心。
他看了看远处的紫金山,思绪不禁回到刚刚穿越的那个雨夜。
“老先生!”
“如果说我是从坟里爬出来的,你会不会觉得我在开玩笑?”
朱元璋霍然而起,一脸的震惊。
“什么!”
“你说你是从坟里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