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平元年以来,南阳这个中原第一大郡就一直匪患不断,兵连祸接。不到一年时间先后两任太守死于兵灾,让南阳太守之位隐隐蒙上了一层不测凶兆。
中平二年七月。
精山贼势复起,南阳大地再次烽烟四起。
南阳太守周坚率军出击,大破叛军前部于堵阳城下,随即引军追击,于舞阴以西再次大破贼军,余众逃到中阳山,坐困一月,军中粮尽,不得不举众而降。
自此,南阳境内所有匪寇基本平靖。
周坚从近五万精山贼中抽出两万精壮汉子编组训练,其余老幼妇孺则安置在堵阳进行屯田,至于周武等屈身贼营的随从,侧去尽伪装,重新回到周坚身边做事。
自从进入贼营以来,周武等人就改头换面,从来不以真面目示人。
此番任务完成,脱尽伪装回到周坚身边,只需蛰伏一段时间,到也不怕被人认出。
堵阳,县衙大堂。
“下官参见府君大人。”
堵阳令李康向周坚一揖倒地,执礼甚恭。
“免礼。”
周坚抬了抬手,待李康直起身子,才欣然赞道:“此番精山贼引众寇掠堵阳,能够保住城池不失,全赖李县令之功也!本官定当上奏天子,为你请功。”
“不敢,府君大人过誉了。”
李康连忙谦虚道:“贼众引军一万掠境,堵阳兵少力弱,若非府君大人及时引军击溃贼众,堵阳怕是已经失陷,下官实不敢居功。”
周坚也不多说,问道:“本官听说贼众引军攻城时,堵阳城中有一员猛将曾射杀贼兵数名头目,不知是何许人也?”
李康答道:“实乃本县县尉黄忠耳!”
“黄忠?”
周坚耳言一怔,暗忖原来竟是黄忠,怪不得有此箭术。
李康惑然道:“府君大人可是晓得黄县尉?”
周坚‘恩’了一声,道:“就请李县令将黄忠唤来一见。”
李康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连忙恭声应命,谴人去叫黄忠。
不多时,黄忠疾步匆匆而来。
进了大堂,见堂下只有二人,当即便明白端坐上首的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多半便是府君大人周坚,连忙拱手长礼,“下官黄忠,参见府君大人。”
周坚肃手道:“免礼吧!”
心中却暗自疑惑,印象中的黄忠原该是白发苍苍的老将形象才是,不想竟是个三十多岁的壮年汉子,这反差也实在太大了些。
“谢大人。”
黄忠拱手再揖,这才直起身子,退立一侧。
周坚打量黄忠几眼,问道:“素闻黄县尉武艺精湛,有万夫不挡之勇,兼且精擅百步穿扬之射术,曾于月前射杀数员精山贼头目,不知是真是假?”
黄忠答道:“不敢当府君大人赞誉,不过月前精山贼众引军攻城时,下官确曾于城上射杀了五名贼军头目。”
周坚欣然道:“如此说来,当不会有错了。”
黄忠不知府君大人是何用意,只好沉默不言。
县令李康却暗暗羡慕,心说黄忠这下可发达了,没想到府君大人竟然知道他,而且看样子府君大人还颇为赏识他的武艺,看样子怕是升官慢不了。
周坚道:“黄县尉即有万夫不挡之勇,若不为朝廷效力,未免可惜。”
黄忠受宠若惊,忙拱手道:“多谢府君大人抬爱,下官愧不敢当。”
周坚道:“有何不敢当的,黄忠听令。”
“下官在。”
黄忠连忙上前一步,俯首待命。
周坚道:“本官封你为帐前校尉,统领一营兵马,即日起可于本官帐前听调。”
“这……下官遵命,多谢府君大人。”
黄忠又惊又喜,好消息来的太过突然,一直还让他有些感到不太真实。
李康则是羡慕的差点失态,黄忠这厮运气为何如此之好。
汉军军制,五人一伍,设伍长;十人一什,设什长;五十人一队,设队率;百人则为一屯,设都伯;两百人一曲,设军侯;四百人为一部,设军司马统之。
再上则是校尉,可领五部两千兵马。
校尉秩比两千石,俸禄和太守持平。虽然身份地位皆不及郡太守尊荣,更没有太守权力大,但却是大汉朝廷最底层的统兵将领,具有独立的统兵职权。
甚至羽林、北军等中央官军的有些带兵校尉比郡太守还要显赫,比如周坚曾经担任的北军五校之屯骑校尉,西园八校尉等等。
至于最为显赫的司隶校尉,更是能够上朝议政,职位之重要可见一般。
校尉的任命,和各地郡守县令等命卿一样,只有天子才能够任命。
不过,自从年初各州贼势复起,朝中百官上奏灵帝,令各郡太守自行募集兵勇讨平境内贼寇开始,朝廷的律令就已经渐渐失支闻约束力。
许多郡太守趁机招兵募将,少的数千,多的也有上万兵马。
有了军队,自然得有相应的将领来统领,否则何以成军。
各地郡太守干脆就口头任命亲信属僚为校尉,以统领军队。朝廷就算心知肚明,然各地匪寇作乱,西凉叛军挟众十万入寇三畏,却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黄忠原是武将,虽然只得周坚口头封了个帐前校尉,但能统领一营兵马,却也比在堵阳做个没多少实权的县尉要强多了,如何不喜。
次日,周坚率领大军回师宛城。
九月初。
周坚率领大军回到宛城,开始着入治理内政。
南阳数遭兵灾匪祸,生民疲弊,如今匪寇虽平,但百姓却多有流离失所者,虽然周坚已经下令各县安置流民,但其中的政务错踪复杂,却不是一时半会能理顺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