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朱由检目光复杂地看着自己手中的信封。
这封信,是大顺皇帝李自成,给崇祯送来的。
朱由检打开手中的信封,皱着眉头观看了起来。
等到看完这封信后,朱由检的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川字。
信中的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李自成请求大明朝廷招安。
招安的条件有三,第一,是让朱由检以皇帝的名义,封李自成为正统的大明藩王,并拥有统兵权。
第二,割让陕州以西的西北全境,这些地方为李自成的藩地,大明拥有名义上地统辖权,但西北境内的一切事物,包括官吏任命,士兵驻防,和财政税收,都归西北王管辖。
第三,崇祯立即拿出一百万银子的军饷和三百万石粮米,发给大顺军。
只要崇祯答应这三个条件,那么李自成便立即宣布退位,大顺政权直接消失。
同时,李自成立即率领十万大顺军,赶往山海关,为大明戍边,抗击满清。
看着这三个条件,朱由检有些犹豫。
若是没有之前苏秦剧透的画面,那么朱由检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掉这个提议。
因为在朱由检看来,这些条件跟割地赔款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在朱由检在看到了大明灭国的历史之后,朱由检却开始认真考虑这三个条件了。
历史上,李自成在包围京师后,在拥有绝对的优势后,也仍然没有第一时间攻打京师,而是主动派人去崇祯皇帝那里请求招安。
招安自古有之,比如东汉对黄巾军的招安,唐末对黄巢起义军的招安,北宋徽宗年间对梁山好汉的招安等等,无一例外的都是朝廷对地方叛乱势力的妥协。
而在招安之后,中央王朝也都无一例外地成功续命。
而李自成当时请求招安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来是因为李自成从起义开始,他就没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在做大做强之后,他就只想大明朝廷能给他一个合法的身份,让他割据一方,衣锦还乡,舒舒服服地去享受人生。
二来是因为他以前曾当过明朝的驿卒,心底承认明朝政权的正统性,也对皇室存有敬畏之心。毕竟大明已立朝两百七十多年,早已深入人心。
三来,也是最大的一点在于,李自成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信心,对自己成为正统皇帝这件事,持悲观态度。
要知道,不说其他诸多反贼的势力,但是在蜀州,就有一个他解决不了的张献忠。
但是对于这种无数皇帝梦寐以求的好事,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却断然拒绝了李自成的这一请求,最终选择在煤山以身殉国。
朱由检之所有拒绝李自成的请求招安,是因为朱由检这个人,极其怕背锅。
朱由检执政十七年,大明境内但凡是有什么问题,朱由检都会拖出一个人来帮他背黑锅。
崇祯十五年时,崇祯便已经开始通过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和清朝黄台吉秘密议和了。
当时崇祯和黄台吉的议和都十分的有诚意,议和都快进入尾声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纰漏,赵新甲其与清廷往来的文件,不慎被其家童无意间泄露消息,并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
东林党人开始大肆弹劾崇祯买国求荣,竟然向一介远东宵小求和,实为懦弱之辈。
注重自己形象的崇祯帝自然不敢承担这一责任,为了不背锅,崇祯便将陈新甲推出来,让他背了黑锅,杀死了陈新甲以平息东林党人的愤怒。
从这之后,被放了鸽子的黄台吉便对大明恨之入骨了,做梦都想入关打败大明,一雪之前被大明放鸽子的耻辱。
这次李自成请求招安也一样,崇祯害怕背上丢失国土的骂名,又找不到人来给他背黑锅,所以崇祯也拒绝了李自成的请求招安。
崇祯一辈子做了无数次糊涂透顶,弱智至极的决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崇祯不愿意背锅,一点锅都不愿意背。
他就要当冰清玉洁好皇帝,一点污名都不能有的那种。
知道崇祯被逼到再煤山上的歪脖子树上自缢的时候,都要来再一句“朕非灭国之君,尔等皆为亡国之臣。”试图再次甩锅。
但是对于崇祯来说,他最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一辈子都在拼命地甩锅。
结果到了最后,大明灭国之君这顶大黑锅,还是扣到了他的脑袋上。
此刻,看过了苏秦发布的剧透画面之后,深知自己再也甩不掉灭国之君这顶大黑锅的崇祯,终于痛定思痛,不再考虑甩锅。
崇祯思来想去,没有比招安李自成更好的方法了。
说实话,跟灭国之君这顶大黑锅比起来,一个“割地赔款”的黑锅,也不怎么大了。
再说了,这名义上也不是割地赔款,只是为了抗清大功臣李自成裂土封王而已。
再说了,人家大宋不也是天天给辽国割地赔款吗?
朕这又不是给外人割地,是给大明自己人裂土封王而已,朕还是为认人善用的明君呢!
崇祯一边在心里安慰自己,一边被迫接受了李自成的请求招安。
一封圣旨,悄然从京师后门发出,向大顺军发去。
………………
………………
………………
彦祖德华朝伟们,新书起航需要大家的爱护!
求鲜花!求评价票!求评论!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