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裂明 > 第130章 集硝官

第130章 集硝官(1 / 1)

尽管疲累,但是易飞还是有些亢奋的随着程乐快步前往位于城西大营的火炮匠工坊。因为火炮铸成之后便得试炮,若是在神木城中试炮,难免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到的意外,而且也会引起军户们的恐惧。

而设在城外军营就方便许多,一是有长备军也可以保证安全,二来久经训练的长备军人员对于火炮已经没有普通人那般的敬畏。

“具体改进是什么?射程变远?重量减轻?”易飞心中思索着,但也不抱什么希望,毕竟火炮的改进过程是十分的缓慢的,西方世界在连绵的战争刺激下还花了数百年才成功,指望这个小小的千户所易飞基本不抱什么希望。

好不容易到了城西大营,进入火炮铸造司,进入眼帘的便是三门十分粗犷的火炮。火炮的口径真追易飞前世所见的203毫米加农炮,不过相对于那种炮的威力,面前这个东西就跟小婴儿一般。

三门炮自易飞送来铜矿到铸造完毕,仅仅花费不到一个月,在这个时代这种效率绝对是惊人的!看到那数个挖过来的铸造师傅憔悴的面孔,易飞也是明白这些日子他们是怎么度过来的。

“几位师傅们辛苦了!”易飞满意的看着眼前这些火炮,对于肯努力做事的人易飞一向不吝啬于赏赐,“每人去帐户领十两银子!”

“多谢大人!”几个铸造工匠都是一脸喜色,跪拜行礼道。

“好了,说说吧!到底是什么新的东西?”易飞转过身,对着身边的程乐道。

“大人,是这样的!”程乐一把拉过一个铸造工匠,对着易飞道,“今天丝绸做了授带后还有一些边角料,这位师傅无意间将一小块放入火药之中,但是在试炮后却怎么也找不出来这块丝绸。”

“卑职闻听后,也是有些奇怪,然后大着胆子取了一块丝绸包好火药和弹丸放入火炮。却发现之后清理十分的顺畅,卑职心想这在战时必然可以加快发炮时间,所以让大人前来瞧瞧!”程乐得意的笑道,见到易飞还是一脸迷惑,他又解释道,“大人交代过要先行将火药按照数量打成包,等填装火药时就不必再行估量,这样既能节约功夫,又能防止火炮炸膛。而一般匠坊中的火药都是用纸包或者布包裹,一般用纸包的火药,从点炮到发射的时间至少有十数息,而用布匹的更慢,数十息都不一定行,而用丝绸则是数息之间便可!”

“嗯,明白了!”易飞心中一动,这样的确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临敌之时便可多发数炮,对于一场大战也许这就是制胜的关键。

“丝绸除了这点以后,打扫也是相当的快捷,无论是布匹还是纸张都是有残渣留下,布匹甚至会沾在炮筒上,打扫起来极为不便!而丝绸却是没有这样,只要用膛刷刷几下便可,而且相比纸张和布最多三炮就得散热,丝绸能在火炮发热之前连续射出五炮!”程乐十分得意的道。

“听起来真不错!程总旗的用心,本官记下了!”易飞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改进,不过就是价钱昂贵了点,全部用丝绸的话,成本一下提了十倍不止,但是易飞不打算节约这些该用的钱,毕竟相对于合格士兵训练的成本和战死时所给予的抚恤而言,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

“你们知道怎么打炮才打的准吗?”易飞思索一下,向几个铸炮师傅问道。

“大人恕罪,小的不知!”几个匠工回答道。

“看来也只能在训练的时候总结了!匠坊得抓紧时间多制造出一些火药来!”易飞点点头道,心中更是苦笑一声,这下成本又得再次提升了,若是没有卖地和其他的灰色收入,这么频繁的花消已经让他完全破产了。

“大人,硫磺和硝石匠坊已经不多了,还得补充。”程乐却是没有应命,反而脸有难色的道。

“这个我想办法吧!唉!不过,剩余的硝石和硫磺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制成火药!”易飞心中更是有些不爽,偌大一个镇羗所却是一个硫磺矿也没有,还得出钱去采买,让他实在有些窝火。

“大人,前段时间,卑职已经向大人禀告过了。上下最多还能做出数百斤火药,这一两天就得停工。”程乐小声的说道。

“这么少?回头去问问亢家有没有这东西,这东西价格肯定不低!不过短期内肯定是来不及了!”易飞一拍脑子,想起半个多月前程乐就曾给自己说过这事,但这段时间事情太多了,将这事忘的死死的了。

“大人,小的知道一处有硫磺,小的一次无意中从匠坊中听来的,也不知当不当得真。”突然,一个匠工开口说道。

“哦?说说是哪里?”易飞一喜。

“就在靖虏堡治下,卫城所需的硫磺都是自此而来。”这个匠工回应道。

“靖虏堡?保德州治下?”易飞想了想,保德州距此并不远,而靖虏堡与六里堡更是只间隔十数里罢了,“这倒并不远,你倒有心了,再多赏你一两银子!”

“多谢大人!”这个匠工完全没有想到,一句话而已,千户大人便赏下一两银子,让他有些喜出望外。

……

翌日,易飞便让郑科立即前往靖虏堡采购硫磺,相信已经得到足够多的历练的郑科也是能够很快带回所需要的硫磺。而硝石之物易飞倒是不急着去买,毕竟能省一点是一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新小说: 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 抗日之特种强兵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谍殇之山河破碎 大汉箭神 秀才的逆袭 入侵三国带上我 盛唐风流 并州李义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