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能够记录多少本书?
后世一|直有这样一|个议论,甚至有人做了相关调查。
结论是、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
大约由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
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而且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
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可存储10亿本书籍。
哪怕是最善于用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10%。
但是对于张伯阳来说、以上这些种种,都对他不起作用。
拥有大脑照相机的人、也被称为过目不忘,他们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看完一本几万字的书,并且铭记于心。
张伯阳的能力,经过测试,比起拥有大脑照相机的人还要强大。
只要他想,他可以完美想起今生和前世,哪一分钟、哪一秒,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自己当时在干嘛。
在不需要这些记忆的时候,他的大脑能下意识的关闭这个记忆库大门。
因此他将自己的这项能力称作“大脑图书馆”。
此时的他坐在一|个椅子顶端,手里拿着的,是一部在民间早早就消失的医术。
作为现代人,来到古代后最害怕的是什么?
皇帝?贵族阶级?野蛮人?
都不是!
最害怕的是疾病!
在这个没有任何传染医疗措施的时代,疾病是最为恐怖的东西。
张伯阳如果没有记错,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主动研究出传染性疾病和防疫措施的人是明末的吴又可。
他所编撰的《瘟疫论》一书,让后世的国内外都得到了缓解。
只可惜性子刚烈的他,最后死在了清军的刀下。
张伯阳学习医术,主要是为了自己、也为了朱佑樘和朱厚照,还有自己的家人。
正如他所说的,只有保障了朱佑樘和朱厚照,张氏才能屹立不倒一样。
进入“古今典籍馆”、他一共看了七十多部医书。
很多人对于中医有深深的误解,但是张伯阳看过这些医书后才发现,中医或许才是调理身体最有效的医术。
外科上自然不能抵得上现代医学,但是内科调解,却有独家之道。
中医入门不难,稍微正常的人,学习一年都能入门。
难得是如何精进。
张伯阳采用的方法就是将所有医书和医书上的治病案例全部记下来。
然后用大脑计算出治疗方法|正确率最高的医术。
同时他也观察馆内看书的这群人,仅仅看了一眼,就知道哪些人有哪些病。
但看病是一码子事,开药又是另一码子事。
这就跟张伯阳脑子里有知识,但是不代表他就有经验一样。
中医讲究对症用药,对人用药。
因此什么人用什么药,都是不同的份量,甚至连药材都不一样。
“得找个机会,去街头摆个摊帮人问诊才行……”
看完了一本医术,觉得眼睛有些难受的张伯阳闭|上了眼睛,用手按|摩了眼睛周围的几个穴位后,才觉得舒服了不少。
太阳逐渐从初起升到当空,然后慢慢西斜。
不自知的张伯阳还在看书,浑然不知道时间的消逝。
这古今典籍馆内有医术数百部,他大概需要五六日才能全部看完。
但是他似乎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因此正当他看书看得入迷的时候,突然感|觉胯|下的梯子被踢了一下!
“表兄!你答应来找我的!”
刺耳而又生气的声音从下方传来,张伯阳拿开了手,只见朱厚照带着一群太监站在自己梯子下面。
他抬头看了一眼窗户,才发现太阳的高度,差不多已经要到申时(15点—17点)了。
“等等、我这就下来……”
感|觉自己错过了时间,张伯阳倒不觉得歉意,而是拿着手里的书,放到了他原本的位置上。
他笑呵呵的从三米多高的梯子顶部爬下来,朱厚照则是不舒服的撇了撇嘴。
看着周围的书籍,他想着反正也来了,因此就指挥旁边的一|个年老太监:
“刘瑾、你去帮我找点乐理的书。”
“殿下稍等,奴婢这就去~”听到朱厚照叫自己,刘瑾脸|上跟乐开了花一样。
他刚准备拔腿去问古今典籍馆的留守博士,结果张伯阳就背对着他们下楼梯开口道:
“天字阁丙字区书架第七层,全都是乐理的书籍。”
“额……这……”
张伯阳自信满满的模样,让刘瑾愣了愣。
不止他,朱厚照和一众宦官,以及不远的翰林学子、国子监学子都愣住了。
刘瑾和众人愣神,朱厚照倒是眼睛发亮:
“那么神怪志异呢?”
“玄字阁甲乙两区,共计三十四层都是……”
张伯阳对于朱厚照的问题没有拒绝,而是直接说了出|来,没有停顿一秒。
下了楼梯后,张伯阳转过身,一脸自信的看着眼睛发亮的朱厚照开口:
“照弟,忘了告诉你,表兄……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