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每个人都有小九九
(0712)
莽古尔泰对阿敏的攻击,在皇太极看来,简直是在挑拨离间,自毁大金国的前程。好歹也是四大贝勒之一,莽古尔泰怎么就不知道注意一点自己的嘴巴呢?他这样胡说八道,肯定会让阿敏怀恨在心的啊!大金国想要崛起,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团结,绝对不能窝里斗。偏偏莽古尔泰有太浓重的窝里斗的意思。
将白衣军贬斥的一无是处,对大金国其实没有任何的好处。相反,只会让大金国没有办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好歹,别人也是在明王朝国内,打败了明军,攻克了北京城的存在。中原的花花江山,向来都是最难夺取的。而白衣军做到了这一点,这充分的说明,他们的确是有真本事的。这次到辽东,绝对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已经二十六岁的皇太极,在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绝对是一个有野心,又愿意学习的人。同时,对于各类的情报,皇太极也非常的敏感。自从得知白衣军出现在辽东以后,皇太极立刻细心的收集白衣军的情报。最后,他惊愕的发现。大金军遇到的,可能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绝对不是好事。
对于林丹汗和莫日根的名字,皇太极也是知道一点的。根据科尔沁部落提供的情报,这两个人,都是强大的草原豪强,手下拥有大量的,强悍的游牧民族骑兵队伍。就是宰桑贝和,也不敢轻易和两人开战。然而,就是这么两个人,被白衣军彻底的打败,一蹶不振了。白衣军居然如此的强大,怎么能让皇太极不心惊?
不过,皇太极没有出声。他努力忍着内心的厌恶感,让莽古尔泰继续在那里朝阿敏大吐口水。他向来不喜欢和莽古尔泰这样的家伙打嘴炮。因为,他会想办法将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一样的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无聊的时候,皇太极干脆就闭目养神。
同时感觉到有些问题的,还有额亦都。额亦都可以算是努尔哈赤的智囊。努尔哈赤有什么不懂的,有什么决断不下的,一般都会询问额亦都。两人的朋友关系,非常的亲密。这时候的额亦都,就坐在努尔哈赤的身边,充分的显示出两人的亲密关系。
额亦都和皇太极一样,对白衣军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得知白衣军到达辽东以后,额亦都立刻想办法,搜集了大量有关白衣军的资料,作为在场每个人的参考。不管白衣军到来辽东的目的如何,他们的战斗力,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管大金国是否承认,最后的结果,还是阿敏统帅的镶蓝旗,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而这样惨重的损失,自从大金国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过。哪怕是面对数万的辽东明军,大金军也从来没有过如此惨重的损失。面对如此强悍的对手,大金国上下,如果还不能冷静的思考对待的话,后果一定会不堪设想的。
莽古尔泰的反应,正是额亦都最担心的。莽古尔泰根本就没有正视白衣军的战斗力,而是将一切的责任,都推到了阿敏的头上。这完全是在公报私仇,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遗憾的是,事实证明,任何一个轻视白衣军的对手,最后都折戈沉沙了。
由于努尔哈赤和阿敏的关系,镶蓝旗的实力,在八旗里面,是最弱小的,全部的兵力加起来,只有三十三个牛录。这些牛录基本上都不满员。有的牛录甚至只有一百五十人左右。而且,有十七个牛录,是被努尔哈赤抽调出来,归属自己直接指挥的。阿敏真正能指挥的,只有十八个牛录,总兵力大约三千多人。
别看杜度率领的镶白旗,名义上只有十五个牛录,比镶蓝旗少了足足一半。事实上,这些牛录,全部都是超编的。有的牛录人数,甚至超过四百人。整个镶白旗,有超过三千五百人的兵力。比镶蓝旗还要多出一点点。当时的八旗制度,还不十分的完善,努尔哈赤的个人意志,在分配人口和资源上,占据了很大的原因。
要从镶蓝旗的手上,将完整的牛录夺过来,一般比较麻烦,也比较容易引来其他人的敏感。哪怕是大金国的国主,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公开干。万一惹众怒,那就不好办了。于是,努尔哈赤采取了暗度陈仓,蚂蚁搬家的方式,将镶蓝旗的精锐兵员和上好的马牛羊,都一步一步的,转移到镶白旗麾下,却没有增减牛录的数量变化。
表面来看,镶蓝旗的牛录数量,依然是三十三个。在八旗里面,除了正黄旗有四十五个牛录之外,牛录数量就是镶蓝旗最多了。镶白旗的牛录数量,依然只有十五个。八旗里面,依然是牛录数量最少的一个。实际上,镶蓝旗的战斗力,已经被极大的削弱。阿敏当然不爽,却也无可奈何。谁叫别人是大金国的国主呢?
从阿敏送来的情报看,他的损失,估计有七八个牛录左右。五个牛录绝对是被他缩小了的数字。可见,镶蓝旗是在白衣军的手里,吃了大亏的。镶蓝旗的战斗力,相对八旗来说弱小,但是相对一般的明军,却是非常强大的。以损失七八个牛录的代价,足够对付上万的明军了。在平原地区,甚至能打败数万的明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