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席卷天下 > 第173章 有次序的抢劫

第173章 有次序的抢劫(1 / 1)

第173章 有次序的抢劫

真的是太可惜了,那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埋怨下密守军,怎么就不正式的抵抗一轮什么的,要是有抵抗就不是那么简单的城破,他们就不但能够抢劫财物,也能光明正大的掳人了啊!

“要不……玩一玩,然后杀掉?”

“不好吧。”

都是迟疑,一个是迟疑要不要对人家小姑娘“来几发”,另一个是迟疑违抗军令会丢掉小命。

“要干你们干,我可不参与!”赵千是真心不愿意弄这种风险:“各位好好思考一下,裤裆之下爽一时,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后悔一辈子。”

哪怕是有再多的想法,后面进屋的人只能是骂几声“晦气”什么的,脸色极差地转身走出去。他们会走,那是因为这屋子有友军在抢,按照既定规则只能是选下家。

赵千的抢劫还是比较斯文,他能动口就绝对不动手。

“彪呼呼的蠢蛋们,你们哪有我们这些去过高句丽的人,该有的丰富抢劫经验呐!”赵千乐呵呵地从屋子里出来,看到刚才那些人冲进了另一家民宅:“难道不明白最值钱的东西只有主人才知道藏在哪里么?”

话说,汉部那些从朝1鲜半岛轮换回来的士卒都经历过什么啊?

抢劫在全城发生,不过却也不是没有什么节制,例如哪一波人抢了多久就该回去,然后是换成下一批人。

“战争啊……”刘彦所在的角度很好,几乎是可以瞭望全城:“看来将士们有将军令听进去。”,他说的是没有放火。

这座城还有用,是大用。

刘彦本来还想要在野外找处地方建设营盘,营造防御工事什么的,等待那些联合起来的敌军围过来,没想到下密的城防竟然是被修缮得不错。

难道农耕民族就是一个擅长耕田和建设城池的种族?要不其余那些由胡人管理的城池显得破破烂烂,由晋人经营的城池城内暂时看不出什么,作为防御用的城墙一看就是用心修缮过。

吕议也在满意地点头,他对于刘彦想要在野外筑造营盘吸引敌军决战的部署其实比较抗拒,反对几次无效只能从命。

没人搞得懂刘彦的真实想法,就是觉得让敌军围攻这么一件事情怎么想都觉得操蛋。

当然了,要是他们知道只要刘彦建造起足够的兵营,有足够的资源就能无限召唤战士,估计就不会觉得操蛋了。

一阵鼓声在城池敲响,那是在提醒外出的将士归回。

赵千是作为第一批冲进城池的士卒之一,他有优先抢劫权。一直到听见鼓声返回的路上,他都还在念叨着“可惜”,不止是可惜一次,是好些次,见到那么多的女人,偏偏这一次不能掳人。

“该到什么时候才能有个暖床的婆娘喂!”

“至少这次没怎么死人。”

“说得也是。”

原来不止赵千觉得可惜,陆陆续续回合之后,太多的人在念叨。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汉部的男女比例相差有些大,注定大部分人难以讨个媳妇,只要是出战就想着能不能抢上三个,那样就可以留下一个当做婆娘了。

归回的将士进入营盘,赵千像是所有人那样,进去后就过去排队。

“编号?”

“3471。”

这是在做什么?是在进行记录。每个人都不是记人名,那是因为重名的人着实太多,只好是记编号。

赵千的编号就是3471,这可是一个相对靠前的号码,让负责记录的人不由抬头看了看。

知道吗?赵千被看的时候是在心里想着“看个蛋”之类的脏话。他是比较早成为士卒的一批人,现在连个伍长都不是。为什么?那是因为犯错次数有些多……

有能读会写的人坐在长桌后面,手提着毛笔,在报上编号的包裹上写一排数字。

包裹比较乱,大多就是拿布随便裹着绑紧,里面的东西非常杂,会有人进行专门的辨别,按照价值挑出其中的六成归于公家,剩下的四成才能成为合法缴获。

没有理解错误,就是士卒抢劫之后可以和军队****分账,毕竟军队本来就是最大的暴力机器,既然与暴力扯上关系,不可能当和平使者,战争中抢劫还只是小意思,更多的罪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第一批回来,第二批嗷嗷叫出发。

胜利者有权享受一切,刘彦无法阻止这一点,只能是制定出一套规则。

下密城的居民很快就发现了一点,城池新的占有者在没有遭遇反抗的时候不杀人,对于失败者的一方来讲,胜利者不杀人已经是值得烧高香还愿的事情,不能奢望更多了。

第一批有一个时辰(两个小时)的时间刮油水,第二批只有半个时辰刮油水,他们还需要将所有能够找得到的人驱赶出来,等待时间到了在回去的时候一块带回军营。

张良一直是在刘彦周边,他利用地势观看到了一场有次序的抢劫,一张嘴从开始就没有合上。

下密城原本的守军早就投降,被安置在一处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大圈之内,他们已经在开始担忧自己的命运。

“不是‘国人’,更不是‘国族’。”

“嗯,汉部……没有吃人的习惯吧?”

羯族有吃人的习惯早就被公开,其余的胡人大部分不吃人,至少是有粮食的时候不吃人,但晋人该是最没有可能会吃人的那一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新小说: 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 抗日之特种强兵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谍殇之山河破碎 大汉箭神 秀才的逆袭 入侵三国带上我 盛唐风流 并州李义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