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说话不仅刘备在听,
周边不少众臣同样拉长了耳朵。
他没刻意压低声音,本就是说给周围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家伙们听的。
与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刘备相比,杨彪则是听到了袁尚发言中的致命短板。
“显甫之言恐怕不妥啊。”
“凉人虽溃散奔逃不少,加上城中仍有十万之众,外面还有近百万的流民,这要一纸赦令下去,仗是不用打了,但朝廷怕是没有足够的粮草养活这么多人啊。”
杨彪很清楚人吃不上饭的隐患。
黄巾之乱为何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呈席卷之势?
还不是因为各地天灾人祸,黎民百姓吃不上饭。
隐患一旦埋下了,未来爆发的时候只会更剧烈。
“哈,文正公这可问住我了,我就是个只管打胜仗的粗人。”
“至于流民如何安置,降卒吃什么,这该大司农去考虑。”
“对了,我军粮草富裕,若朝廷需要,可以低于市价售于朝廷。”
众人当即无语。
袁军粮草富裕?能不富裕吗?
他们可是亲眼看着那些袁军是怎么掠夺凉人手中物资的。
那些个兵匪是真的什么都抢,他们之中不少人的家底都被袁军搜干了。
现在堆在袁军后帐的粮草、钱财可能比山都高。
养活百万人三年还富裕不少,因为那些在落入袁军口袋之前,可是洛阳的国库啊!!!
这些物资本该属于朝廷,只是在董卓那里转了下手,现在就成了袁家的粮草。
这小子还要拿属于朝廷的粮草卖给朝廷...
关键是朝廷的钱财都他袁尚被抢干净了,朝廷哪来的钱再从其手中回购粮食...
“文正公也不需太过忧心,我袁家是忠于大汉的,总不可能看着那么多人饿死。”
“若朝廷实在困难,无偿奉献给朝廷也不是不行,只是...”
杨彪还在等着下文,抬头才发现,袁尚看着他直笑,活脱脱的商贾嘴脸。
什么意思?
提醒朝廷识趣呗!
仗马上打完了,到时候朝廷对袁家的嘉奖越厚,袁家无偿奉献给朝廷的粮草才会越多。
这不就是赤果果的要挟?
“报!~”
斥候快步冲进大帐:“禀陛下,列位臣公,荥阳城破,乱军裹挟着流民已经向内城涌进。”
袁尚当即起身:“颜良、文丑,速去营中点齐兵马,随我入城。”
“对了,还请陛下补一封赦免诏书,末将这便应了当日之约,为陛下夺取荥阳。”
袁谭横在中间挡住了袁尚去路:“我也去!”
袁尚转望袁绍,见后者点头,这才叮嘱道:“你去也可,但军阵前要听我的,抗令不遵的下场你可清楚?”
“明白。”
说罢,两兄弟携手出帐。
临时朝会散去。
众人呼呼啦啦的往外走。
“子远,子远,慢些走,等等老夫。”
许攸止步:“这不是王司徒吗,失敬。不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老夫听闻许攸乃是渤海太守帐下首席谋士,还想请教一二。”
许攸心里门清,
老东西这时候找他,保准是听懂了袁尚刚才的话。
私下里跟他讨价还价来了。
换以前,许攸不会理会,因为他这个首席谋士是别人认为的,袁绍可从来没拿他当过首席。
权力没有那么大的时候,掺和了就是越权。轻则受些责罚,重则小命不保。
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的许攸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靠上了袁尚焕发事业第二春。
不仅袁绍重拾对他的信任,就连颜良、文丑对他也客气了不少。
起码的独断专行之权还是有的。
只要交易内容能让袁绍满意,没人会在这方面指摘他。
“王司徒太客气了,什么指教不指教的,愿闻其详。”
“袁氏父子此役首功,此前天子曾与老夫商议过,平定后有意册封袁渤海为并州刺史。”
许攸暗骂一声老匹夫。
他又不聋,刚才帐中刘协都要封袁尚为骠骑将军了,怎么可能封袁绍为并州刺史?
“我军为表忠心,愿献粮草十万斛。”
“十万斛...子远啊,你可知外面流民几何?”
“王司徒莫怪,渤海也有数十万百姓等着吃饭。粮食给了你们,主公如何面对治下生民。”
咳!~
“哈哈哈,老夫年纪大了,记事有些糊涂,天子说得是调原冀州刺史韩馥为并州刺史,封袁本初为冀州刺史。”
“哦,我也嘴瓢了,我想说的是我军愿献粮草二十万斛。”
王允皱眉。
事情好像有点棘手,按理说袁本初的根基在渤海,难道他所图谋的不是冀州?
自己这明显已经亮明底牌了,许攸还一副茶米油盐不进的模样?
二十万斛粮草够干什么的,外面可有百万之众!
“子远,老夫也不与绕弯了。明说吧,朝廷安置荥阳至少需要粮食百万石,你们袁军掠了那么多粮食,想要拉回渤海都不现实,何况天降大雨,粮食受了潮,根本不可能久放。”
“王司徒既然与攸交心,攸也不绕弯了。刺史断然不行,我主欲治一州,需掌军政大权。冀州牧,邺侯,加车骑将军位。”
袁绍先前虽自表为车骑将军,但自封的终究是自封的。
名不正,言不顺。
王允瞳孔剧烈收缩,断然拒绝道:“不行!”
冀州牧也好,邺侯也罢。
袁绍兵强马壮,底蕴丰厚,只要让他站稳了冀州,必然是军政一把抓的,无非是个名分罢了。
可这车骑将军一封,整个河北的局势就要失控了。
真到那时候,他袁绍在冀州站稳了脚,看谁不顺眼,就能名正言顺的讨伐谁。
王允不傻,自然知道养虎为患,后祸无穷的道理。
“王司徒莫要着急回绝,反正粮草就在那里,我军一时半会也运不走,你可以回去与天子慢慢商议。”
“或者王司徒还有别的门路能筹来百万石粮草。”
“百万石粮草啊,能养活几百万人呐,这几百万人中得多少青壮,一旦成军怕是二十万都不止。”
“也就我主忠心,愿将这样么多粮食无偿奉献给朝廷,可惜呐,朝廷却信不过我主。”
“悲呼,痛呼。”
“对了王司徒,你说如果由你出面,替朝廷留下了救命的粮食,天子该是何等的感激?众臣公该是何等的钦慕?当朝第一人也不外如是了吧。”
王允愕然,
望着许攸渐远的背影,久久不能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