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说书人
楚王府。
书房。
李宽正在听取纪纲的报告。
纪纲道:“主公,根据锦衣卫的四处探访。百姓们,普遍对李承乾被禁足,强买战争票政策的消失,感到高兴。”
“他们甚至敲锣打鼓,欢呼庆祝,简直把李承乾当做贪官奸臣来对待。”
李宽一阵无语。
李承乾这厮,果然是不适合当太子。
强买强卖战争票的政策,即便是真的凑齐了军费,也会导致民心尽失。
根本得不偿失。
李宽问道:“那他们对我接任战争票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纪纲道:“大多是都是怀疑态度,觉得主公您未必会比李承乾高到哪里去。”
轻轻捏住鼻梁,李宽合上双眼,思考着。
他的目的,是在不失民心的前提下,在七天之内,把一百四十万份的战争票卖出去。
怎么办到呢??
一分钟后。
李宽蓦的睁开双眼,已经胸有成竹。
.............
桃林茶馆。
“刘桥,我找你来说书,是用来吸引客人的,不是让您说走客人的,懂吗?”
“今日下午,如果茶馆客人没有达到一百个,你可以收拾收拾铺盖滚蛋了!”
掌柜怒气冲冲的一顿喷,随后拍拍屁-股离开,刘桥话也不敢回一句。
刘桥,是掌柜请来的说书人。
在茶馆内说书,吸引客人,是他的工作。
最近,他说书越来越没人看了。
许多客人都嫌弃他说书老套,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故事。
刘桥叹了口气,颓唐的坐在茶馆的门槛上。
茶馆内部空空如也。
刘桥低头忧虑道:“怎么办呢?如果我不在茶馆工作,这个月的房租就付不起了。”
“当年,我从山东出发前往长安,想用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如今灰溜溜的回去,岂不遭人笑话?”
就在这个时候,刘桥看到一阵阴影,他抬起头。
腰配长刀、身着奇怪的衣服。
是一个神秘男子。
男子问道:“你是这家茶馆的说书人吗?”
刘桥马上站起来,热情道:“我叫刘桥,您是客人吧,不好意思挡路了,您快请进。”
男子道:“我不是客人。刘桥是吧,我是专门来找你谈一门生意的。”
刘桥挠挠鬓角。
他不知道,自己这穷困潦倒的模样,有什么生意可谈的。
“谈生意?您怕不是说笑。”
男子递过来一张很大的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这是报纸,免费给你,你照着这上面的内容说书,我会给你每天一百文钱的报酬。”
刘桥感到惊奇。
这么大一张纸,上面印刷着这么多字,三四万字,可不便宜啊!
最起码要一两贯钱。
免费给自己,还送一百文钱,自己岂不是赚翻了。
刘桥展开这名为报纸的东西。
上面写着几个大字:长安报,第一刊。
而下面,则是一个名为三国演义的故事,以及一小部分别的内容。
刘桥粗略看了一下这个故事。
他发现,这个故事是他没见过的故事,题材新颖,情节跌宕,写得还挺好的。
说不定,能帮助他在下午吸引一百个客人,这样就可以留在长安了!
然后就在他高兴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故事只有五回的内容,还没有完结。
刘桥蹙眉道:“这故事没完结呢,我就说五回的内容,客人们可不买账。”
男子道:“每天我都会提供一份新的报纸,每份报纸都有五话的内容。”
刘桥高兴的快跳起来,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于是点头道:“我同意了!”
男子当即拿出一吊一百文的钱,交给刘桥。
...........
楚王府。
后花园。
李宽带着一顶遮阳斗笠,坐在池塘边上,钓着鱼。
满池的锦鲤游来游去,丝毫没有上钩的意思。
侍女清秋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打了个哈气。
香莲抱着膝盖打瞌睡,额头都要贴到地面了。
忽然,一道人影闪过。
纪纲单膝跪地道:“主公,事情办好了。和我们达成合作的,一共有二十三个说书人。”
“另外,属下还找了十几个孩童,让他们在大街上叫卖报纸。”
李宽点点头道:“干的很好!”
纪纲问道:“属下有个疑惑,这样真的有效果吗?百姓会相信报纸上印刷的内容?”
发小报不是正常操作嘛……李宽解释道:“一开始可能不信,但一遍遍,一遍遍的重复,不就相信了吗?”
李宽为了在百姓中宣传战争票。
利用从系统得到的奖励,活字印刷术,印刷了一批报纸。
他在报纸上,写了看好战争票的文章。
李宽想通过报纸的方式,朝百姓宣传战争票。
.........
下午。
桃花茶馆。
惊堂木一响。
刘桥看着底下稀疏的客人,朗声道:“今天我要说一本新的书,名为三国演义。”
“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