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缓慢的说,
“那先生以为,项王逐鹿中原失败的究其原因是什么?”
沉思片刻,徐一白抬头回答:
“其一,蔑视高层掌权诸侯。”
刘邦兴致勃勃的听着徐一白讲话。
“项王在分封的时候,一方面为了自己封王的合法性,一方面为了分化各地诸侯,强行进行不合理的分配。”
刘邦接着话说:
“项王擅猜忌敏感,在诸侯,实力派,亲信将领之间没有找到平衡。”
徐一白点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道:
“四分秦地,三分齐地,两分赵地,诸侯没有人是个傻子,项王作此事,太过于明显了,反而引发了全体诸侯对项王的怨恨憎恶。”
刘邦笑着说:“当初朕一入彭城便能纠结起及大规模的联军,他们真的是心甘情愿归顺朕吗?你说说呢?”
说着指了指汉哀帝。
“我?”
汉哀帝不可思议的指着自己。
随后,思考片刻,斟酌了用言,道:
“高祖贤德仁义,天下诸侯自是归顺您。”
话音刚落,刘邦直接翻了个大白眼,冷声的道:“给朕说实话!”
汉哀帝吓得一抖,随后哆哆嗦嗦的说:
“诸......诸侯可能并不是顺刘,仅仅是,反项......”
刘邦满意的点点头,随后扭脸对徐一白说:
“先生,您觉得呢?”
徐一白认同的点了点头,道:
“诸侯皆是人中龙凤,项王单凭一己之力,便要清洗剥夺掉人家百年的基业,怎么会有人同意呢?”
“更何况项王所封的齐,魏,赵支离破碎,新王大都是之前的亡国贵族的后台,还是想把华夏扳到之前的战国制度:各个国家存在贵族阶级,他们负责对内统治人民,对外进行结盟和交战。”
“而民众,只负责交税,服劳役和当兵。”
徐一白摇着头叹气,谁会同意?没人会同意的。
更何况项王怀了那么大的私心。
徐一白慢悠悠的开口:
“这其二,便是项王苛刻属下将士,极其傲慢。”
“便如同刚才在下所说,妇人之仁!对手下人赏赐封地和金银财宝方面很小气,而且刚愎自用,傲慢无比。”
“大家伙拼上老命,陪他造反,陪他征战,结果项王随意封赏,和谁亲近,便赏得多。”
“而且项王眼不好使,看不出这个人才是好,还是不好的。连韩信也曾在项羽手下也干过多年,可他就是没能发现这个奇才。”
“说到此处,在下倒是想请教一下陛下如何能驾驭张良,韩信和萧何这些人才呢?”
刘邦笑了一声,开口道:
“朕为何要驾驭他们?朕从未想过驾驭他们。”
“只有马,牛,驴才需要驾驭,他们是各有所长的天才,不是畜生。”
徐一白赞同的点点头。
刘邦又道:
“萧何,朕推功论赏,他从来都在第一位,他故意贪赃怕朕猜忌,朕又如何不知?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朕不如萧何。他忠心耿耿朕何必要驾驭他?”
“再说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朕不如子房,于是朕便向子房虚心求教,子房倾囊相授,朕洗耳恭听,君臣相得,何须驾驭。”
是的,论君臣相得,除了诸葛亮刘备之外,便是这二人了。
徐一白笑着说:“天下人才,左不过想要一个明主罢了,陛下能使蒙尘明珠重现光明,自是人才不缺。”
汉哀帝听的入神,不禁发问:
“那韩信呢?”
刘邦笑骂一声,道:
“小兔崽子你急什么急。”
说着喝下一口茶,润了润喉咙,继续说着:
“朕与韩信有冲突,那是信念上不同。但平日里吾二人对话是绝对平等的,就像他说我只能领十万兵一般,朕也没有生气。
“但后来韩信过于猖狂,灭齐之战,韩信在攻打齐国之前,朕本来派郦食其去劝降的,在他三寸不烂之舌下,齐王本来也同意归顺了。可韩信执意要打,这激怒了齐王,烹杀了郦食其。”
“烹杀啊!”
刘邦似是有些悲痛的又说了一遍。
“韩信在平定齐国后,自恃功高,要挟朕封他做齐国假王。朕正在跟楚国对峙整得焦头烂额,他却从背后捅了朕一刀。但朕发誓,从未想过杀了他!”
说着,举起手对天发誓。
“巨鹿守将陈稀造反,韩信事先与之达成默契,愿为内应。朕亲自率兵前去平叛,韩信借病不服从。却秘密聚集一些亡命之徒袭击皇后和太子。”
“后来事泄,皇后用萧何之计策,假称朕已平定陈讳,让群臣前来拜贺,骗取韩信入朝。韩信一来,众武士一拥而上把他大绑起来,皇后在长乐宫前,以谋反罪名将他杀死。”
说罢,刘邦叹了一口气,躺在椅子上,呆呆的说:
“他三人陪朕南征北战,一手打下了大汉基业,奈何,奈何啊......”
世事难料。
听着刘邦有些苍凉的笑,徐一白抬头问他,
“陛下知道韩信在当齐王的时候,手下劝他谋反,他说的什么吗?”
“什么?”
徐一白缓缓地说,
“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
求鲜花,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