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朱元璋正低头批阅奏章。
宰相制度取消后,皇帝军国大事一手抓,大权独揽,但是这也造成皇帝事必躬亲,工作量大大增加。
以前太子监国,朱标可为朱元璋分担大部分工作。
可是如今太子朱标死了,所以军国大事又全都压在了朱元璋的头上。
朱元璋有些乏累的揉了揉太阳穴。
“咱儿子走了,咱也老子,处理政事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得赶紧把咱大孙接进宫里,尽快熟悉政务。”
而此时太监黄狗儿低着头迈着小碎步走了进来。
“陛下,中书舍人刘三吾求见!”
“刘三吾此时不应该国子监教导皇子吗?来我这里何事?”朱元璋皱眉道。
“奴才不知,不过看刘大人急匆匆,似是有急事。”黄狗儿犹豫了下道。
朱元璋现在最不愿意见的人,刘三吾当属第一!
这老夫子当时咱逼他从咱两个孙儿之中选出一个来,他倒好后来竟然当庭逼宫咱!
而且关键是这老夫子说的还有道理,人还固执!
罚又罚不得,杀又杀不得。
“咱这会忙着呢,让他在外面候着吧!”
朱元璋皱眉,想晾晾这个老夫子。
可是他话音刚落,刘三吾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大胆!”
朱元璋大喝一声。
刘三吾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而后大声告罪。
“请陛下饶恕臣下无礼,臣实在是太高兴了!”
朱元璋本来见刘三吾未经通传就擅闯,要治罪于他。
可是此时见他神色激动,竟然隐隐有语无伦次之举倒是笑了起来。
“呵,真是奇闻,你刘三吾可是名扬天下的大儒,礼法在你眼里比咱的圣旨都好使,究竟是何事竟能让你,不顾礼法,都敢闯咱的奉天殿了!”
朱元璋冷笑着从书案中走出。
太监黄狗儿识趣的退出奉天殿,留君臣二人奏对。
“臣,臣,恭贺陛下!大喜!天大的喜事啊!”
刘三吾大声道。
“喜从何来?咱咋不知道咱有喜事!”朱元璋疑惑道。
“恭贺陛下,淮王殿下有帝王之相!”
刘三吾颤抖着将手里淮王朱允炆的“论战”递了上去。
刘三吾此时很激动。
作为推举淮王的文官之首,没有人会比他更激动。
他以往担心淮王仁善有余而威严不足。
一个帝王如果只有仁善那是不够的。
甚至在皇帝这个位子上,仁善会成为祸国之祸根。
可是现在他不担心了!
在皇帝面前说话也有底气了!
看看这篇“论战”非有帝王难写出!
胸襟之广阔,眼界之高远,身在宫所俯瞰天下大势!
朱元璋见刘三吾如此激动,甚至有些语无伦次起来,心中不免奇怪,自己的皇孙是写了什么,竟然让刘三吾这般失态。
接过刘三吾递来的文章,展开看来。
片刻后,朱元璋眼睛瞪大了。
看着朱元璋的表情,刘三吾脸上兴奋之色更浓,这个表情他太熟悉了,和他刚看到这份“论战”时的表情一模一样啊!
“陛下,臣以为,殿下这篇论战,将大明潜藏之危机叙述之详尽,条理之清晰,就算是五军都事府和中书舍二十舍人加起来也不比不过!”
“更难得的是殿下在文中将解决之道一并给出,尤其是其中针对云南吐司之计策,瓦解分化从吐司内部击溃,只需要给部分土司一点好处,就可以引起土司内斗,云南土司之苛病必定去除!臣以为当立即实施!”
……
刘三吾说的唾沫四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可是他却不知道朱元璋心中是另一番景象。
他初看这篇“论战”也为之震惊,其中所说之处理之法,也是暗呼绝妙。
而尤其是那句,天下疆土尽属大明,海疆之外飞扬大龙旗!
简直是说到他心坎里!
饶是朱元璋已经年迈,看后仍然热血沸腾,恨不能马上穿上盔甲,上阵杀敌,为大明开疆扩土!
而也正是因为这片策论优秀非帝王不可做。
所以他断定这篇“论战”绝对不是淮王朱允炆所做。
淮王什么样子他这个当爷爷的自然清楚。
仁善有余,刚强不足,这等大气磅礴的策论,绝不是他所做!
不过朱元璋转念一想就猜出这些话出自谁之口了。
两个孙子已经去外面与大孙共谋“事业”了,所以这些话,这些策论必定都是大孙所教!
听着刘三吾口水四溅夸奖着论战,夸奖着淮王朱允炆,朱元璋心中在嘲笑刘三吾的同时也为大孙感到骄傲!
这就是咱大孙!
人还没露面就把刘三吾这固执的老头给降服了!
都说是姜是老的辣,咱看大明朝的那些老杀才、老腐儒们都没有咱大孙的胆识和见识!
“哦,你觉得这篇策论好?”朱元璋笑眯眯道。
“好!很好!非心怀天下,雄才大略者,写不出此等策论!”刘三吾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