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太极殿。
此时李恪高坐皇位,文武百官则分列大殿下方,正在进行今日的早朝。
“陛下,灭佛是万万不可的啊!”
“是啊陛下,长孙大人言之有理,不能灭佛啊!”
“陛下,还请收回成命!”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
长孙无忌带头,朝堂上大部分都文官都跪伏了下来。
纷纷附和着长孙无忌,反驳李恪刚刚下达的灭佛命令。
“砰!”
李恪气愤的一拍龙椅。
“朕登基后第一个正式在朝堂上下的命令,你们竟敢反抗!”
面对李恪的咆哮,跪伏在地的朝臣们全部沉默以对。
这是打算抗命到底了。
也不怪他们反对李恪灭佛。
要知道这个年代佛寺可是逃税逃徭役的最佳之所。
他们这些跪伏在地反对李恪灭佛的人,哪个在佛寺不是都有着自己的龌蹉事。
不是家族后辈在其中逃避徭役,就是自家和佛寺有着暗地往来。
可不要小看佛寺能给他们带来的利益。
也不要小看佛寺自身的黑暗。
土地兼并,对外放印子钱,那做起来比起世家大族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有甚者还暗地买卖人口,私设淫乱之地。
达官贵人很多都会去光顾,而且不在少数。
大唐宰相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脑袋上的那顶绿油油的帽子。
不就是辩机那个和尚给带的吗!
所以李恪这边一下令要实行灭佛,这些大臣就都纷纷跳了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反正有着长孙无忌牵头,他们就更加无所畏惧了。
“陛下,佛门实力庞大,您下令灭佛,会给我们大唐带来损害的!”
长孙无忌对着李恪大声说道。
听到这里,原本怒不可遏的李恪,却是突然平静了下来。
“竟然众位爱卿们都不同意,那朕就不下令灭佛了。”
李恪说到这里,下方跪倒在地的大臣们,全都面色一喜。
但还没等他们高兴起来,李恪下面的话又让他们的喜色都僵在了脸上。
“朕只好和吴先生明说,不是朕不想灭佛,而是反对的人太多。”
“朕会将各位反对之人的名字一个不落的告知给吴先生,相信吴先生会一一找你们‘好言相劝’的!
李恪直接将吴承恩这个虎皮给扯了起来。
并且说完就做出一副起身要走的架势。
“陛下且慢!”
“陛下等等!”
“老臣还有话说!”
……
刚刚还跪伏在地,一言不发对抗李恪的大臣们。
现在却是急不可耐的开口挽留起李恪。
李恪也没想真的走,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听到众人的挽留,立刻就停下了脚步。
其他人见状纷纷松了一口气。
“诸位爱卿叫朕何事?朕不是都答应你们不下令灭佛了吗?你们还想要怎么样?
李恪明知故问。
而这时的长孙无忌却是试探性的开口问道:“陛下说的吴先生,可是原户部尚书吴承恩吴尚书?”
“当然,要不然谁还有本事能让朕尊一声先生!”
李恪颇为自傲的回答道。
大臣们听到吴承恩的名字,全部都面色难看了起来。
就连没有跪下的大唐武将们,同样都是如此。
吴承恩的名字,现在可是如同禁忌一般的存在。
都知道李世民为什么死了,是被谁杀的。
大唐的皇位又为什么从李承乾变成了李恪。
但是没有一人敢提出找那人报仇的话。
太强大了!
那是一人压一国的强大,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地。
御书房内吴承恩与紫薇大帝的念头对战时留下的深坑。
至今可还没有完全填上呢!
现在就连脑子一根筋的尉迟恭,都不敢再嚷嚷着要报仇了。
他倒不是怕自己身死,身为大唐的武将,又有那个是怕死的。
他又或者是他们,根本原因是怕自己的行为给大唐带来难以挽回的灾难!
到那个时候,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大唐,可就要葬送在他们自己的手中了。
那他们死后又有何脸面去见李世民。
虽然他们现在十分憋屈,但至少大唐现在还是李家的天下!
此时的朝堂上陷入了诡异的气氛之中。
武将们都面色难看一言不发,跪地的文臣们也是万分纠结。
但文臣为首的长孙无忌,却是眼神闪烁,思维飞快的转动着。
“陛下,老臣刚刚考虑不周,现在想想陛下的灭佛命令下的好,非常的好!”
长孙无忌突然开口,态度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其他文臣闻言都是一愣。
但是看到长孙无忌递给他们的眼神后,全部也跟着附和了起来。
“长孙大人说的不错,我等刚刚考虑不周,陛下恕罪!”
“是我思虑不周,陛下圣明!”
“请陛下下令灭佛,臣等一定全力以赴帮助陛下铲除佛教!”
……
朝堂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原本百般阻挠李恪灭佛命令的大臣们,现在却是全部都赞同了起来。
前后态度判若两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名字造成的。
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