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今年四十岁,山东临清人,字昆山,幼时父母双亡,由其叔抚养长大。左良玉虽未上过学,但聪颖过人,自幼习武,犹善弓射,能左右开弓。
左良玉年轻时在辽东从军,由于他武艺高强,加上足智多谋,很快被提拔为辽东车右营都司(营官,相当于营长)。
由于当时国家没钱没粮,当兵的军饷本来就低,还常常几个月拿不到军饷。
左良玉当了军官以后,有一次因为朝廷长时间没有发饷,左良玉带着士兵闹饷,最后被削职问罪。
不过左良玉很快复职,并且被提升为游击将军。
当了游击将军以后,左良玉便学机灵了,闹饷这样的事不干了,跟大明很多将领一样,左良玉也开始干虚报兵员,克扣军饷的事情。
左良玉这么干的目的并非是贪图钱财,因为当时士兵的军饷很低,而练兵是要花钱的。左良玉虚报兵员的人数,甚至克扣普通士兵的军饷是为了多弄些钱训练精兵。
大明很多将领都这么干,像吴三桂,祖大寿等人都这么干过,因为打仗的时候普通士兵基本指望不上,人家就拿那么点军饷,凭什么让人去拼命?
这样的将领大明的军队中有很多,李景掌权以后整肃军队,对这些将领并没有弃之不用,而是大多数降职留用,小部分下狱问罪。
李景之所以这样做倒不是因为法不责众,不敢对这些人下手,而是李景知道大明以前军队的状况,像左良玉,吴三桂这些人并非有意虚报兵员人数,克扣军饷,实在是被军费逼得无奈。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算把这些将领军官全部撤掉,换一批人上来,恐怕还是如此。
李景的解决办法是清点部队人员,裁汰老弱残兵,然后提高士兵的军饷并且足额发放。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士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又杜绝了将领因自己出钱养兵,容易出现拥兵自重的弊病。
不过相比吴三桂,祖大寿等人,李景掌权后对左良玉的处罚要重一些,降三级留用。因为左良玉做的更过一些,他带兵清剿流寇的时候,还劫掠过老百姓。
实际上这样的处罚还是比较轻的,要不是李景知道当时朝廷迟迟没有拨粮,而左良玉军中的军粮已经无以为继,为防止军队发生兵变分崩离析才纵兵劫掠老百姓,李景就砍了左良玉的脑袋。
左良玉这个人确实很聪明,很快辨明情势,再也没干过类似的事情,而且左良玉这个人打仗确实有一套,在卢象升手下屡立战功。而卢象升对左良玉也很器重,只是因为左良玉处罚期没过,这才没有给他升迁。
这次卢象升带左良玉进京面见李景,给左良玉表功的意图明显,李景虽然没有直接同意给左良玉升职,但是话里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李景已经抹了左良玉以前的过错,以后再立军功便可以升职。
而这次河套之战,就是左良玉的机会,只要左良玉作战得力,升职是板上钉钉的。
只是左良玉显然不了解李景,听李景要带大家进宫面见皇上,当即出言婉拒了一下,想探听一下李景真实的态度。
对左良玉的小聪明,李景自是心知肚明,不过李景对左良玉也确实有怜才之意,因此出言慰抚并点醒于他,令左良玉彻底安心。
实际上到了李景这个层面,很多时候精力都用在如何平衡各方面权力和利益上面,起用高奇为帅是为了平衡曹文诏,洪承畴,卢象升三人的权力。
同意以后擢升左良玉,一是给卢象升的面子,同时也是默许卢象升建立以他为首的权力圈子,说到底也是为了平衡。
毕竟现在曹文诏的势力实在太大,孙猛的势力也不弱,同为军区都督,如果卢象升和洪承畴没有自己的心腹部下,就无法跟曹文诏和孙猛抗衡,这显然不利于军队的稳定。
当然,不管卢象升还是洪承畴想建立自己的权力班底,都要在李景的默许之下,同样,曹文诏和孙猛的势力再强,也得在李景的掌控之下。应该说,考虑和处理这些事情要比治理国家还难。
好在李景现在的掌控力是没有问题的,而曹文诏和孙猛以及洪承畴和卢象升显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对李景的意图也心知肚明。
……
三日后,京城校场。
由于早就放出风去,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一天皇上和李景要阅兵,无数老百姓一大早就聚集在校场周围等着看阅兵仪式。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的热闹以前是极少能看到的,实际上朝廷已经多年未曾当众阅兵了,以前皇上偶尔阅兵,也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检阅御林军部队,很少有老百姓能看到皇上阅兵。
上午辰时,校场大门忽然打开,随即一众官员簇拥着朱由检和李景进入校场,而校场中数万将士早已严阵以待。
见李景和朱由检进入校场,高奇疾步迎了上来,然后引导李景和朱由检等人走上校场前方的高台。
在高台上站定,李景四下扫了一眼,微笑着点了点头,侧身向高奇问道:“都准备妥当了么?”
“都准备好了,只等辰时三刻一到,便开始阅兵。”高奇忙道。
李景点点头,回身对朱由检道:“皇上暂且稍待,一会儿便开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