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茶杯将茶一饮而尽,抹了下嘴,李景接道:“你们知道么,我这两项举措下来,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可谓万众齐心,水利工程修建的速度快的惊人,现在要不是冬季,我估计至少有一半工程能够完工,不过等来年开春,工程完工问题不会太大,应该不会耽误春耕,有了这些水利设施,来年就算还是大旱,至少也能有一些收成,这样,朝廷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
如果老天爷开眼,来年丰收,我保证大多数的老百姓能吃上饭。
老百姓能吃上饭了,还会跟流寇造反么?流寇难道不想过安生日子么?到那时,只需一纸敕令,流寇不剿自平。”
宋应星等人闻言不由连连点头。
沉吟了一会儿,宋应星突然问道:“国公爷修这么多的水利工程,没三五百万两银子恐怕下不来,可是我听说各地的税收得并不顺利,不知国公爷如何筹措这么多的银两?”
李景叹了口气道:“要不怎么有人叫我抄家阁老呢?这些钱都是抄家抄来的,要是没有这笔钱,我哪里敢有这么大的手笔。”
顿了顿,李景接道:“这几个月查抄贪官污吏一共抄了近一千万两银子,其中军饷支出用了三百多万两,孙传庭组建水军,我给了一百万两银子,皇上到山西巡视赈灾,我拨了九十万两银子,陕西和山西还有河南等地修建水利工程,各拨付了一百万两银子,筹集赈灾的粮食花费了近一百万两银子。再加上给官员们发放俸禄,这一千万两银子已经花光了。”
听李景说不到半年花了一千万两银子,宋应星不由暗暗咂舌。
轻轻摇了摇头,李景接道:“不过咱们不能总以抄家过日子吧?抄家只是惩罚贪官的一种手段,想让国家正常运转得走正道,还得靠税收。
但是咱们大明的赋税来源并不多,主要靠田税和盐税,商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朝廷收上来的赋税大部分是粮食,于是给官员发放俸禄时也只能给粮食。
这样显然是不行的,国家这样运转早晚会出乱子,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旱灾,国家收不上粮食就会举步维艰。”
朱由检闻听,不由轻轻点了点头。
轻轻拍了拍朱由检的手,李景接道:“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税收制度,不能完全依赖田税。
其实大家都知道,咱们大明并非没有钱,没有钱的只是朝廷而已。
那么钱在哪里呢?我可以告诉你们,都在那些富商的手中。我现在就是把田税向商税的方向转移。
但是单凭现有的商税也是不够的,要想增加税收来源,得靠对外贸易,只有把我们生产的物资卖给外国,才能换来更多的银子。而要想加强对外贸易,我们就得生产更多的物资,而想生产更多的物资,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建一些厂子。”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你只靠平阳府这一府之地就能养活五万军队,因为你在平阳府建设了许多工厂,工厂里生产的物资都是销往外地,于是外地的钱财便流入到平阳府,有了钱之后你的军队就越养越多,最后竟然达到五万之众。”朱由检忽道。
李景笑着摇摇头道:“不是我的军队,是咱们大明的军队。”
朱由检闻听默默地点了点头。
笑了笑,李景接道:“其实,平阳府的工厂很多只能算手工作坊,还算不上真正的工厂。真正的工厂应该是靠机械干活儿,而不是完全依靠人力。
但是由于技术所限,平阳府只能那么去做。不过现在好了,我们终于有懂技术的人了,以后咱们就按照宋先生教的办法进行生产。”
宋应星闻言笑道:“国公爷如此器重下官,那下官还有什么说的,需要下官干什么,国公爷只管吩咐。”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以后有宋先生忙的,农业,工业,凡是生产技术方面的事情,都用得到你。”
“呵呵,没问题,趁我这把骨头还没老,能多干点我就多干点。”宋应星笑道。
“宋先生,你可千万不能服老,要向子先先生学习,子先先生都快八十了,还整天盯着科学院呢。”李景笑道。
宋应星闻听连连摆手:“下官可比不得徐大人,不过国公爷尽管放心,下官定以徐大人为表率。”
李景微笑着点了点头。
抬眼看了看朱由检身后的更漏,李景忽然皱了皱眉:“现在什么时辰?”
王承恩闻言苦笑道:“每次大帅谈事都是忘了时辰,刚才外面更夫已经敲一鼓两点了(一鼓就是一更,一更天是晚上七点到九点,每更分五个点,每点间隔二十四分钟,一更两点相当于现在晚上七点四十八分)。
李景闻听看向朱由检苦笑道:“原来这么晚了,耽误皇上祭拜灶王爷了,得,我们还是走吧。”
“你回去家里也没人,回去干啥,在我这里用过膳再回去吧。”朱由检忙道。
李景轻轻摇了摇头:“我在宫里,看守宫门的侍卫哪敢休息?我估计这会儿心里不定怎么埋怨我呢,大过年的,让他们也放松一下吧。”
“你倒是关心下属,可也不能把我吊在这里吧?你刚才说让我建工厂的事情还没说完呢,你走了,今晚我还能睡得着觉么?”朱由检不满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