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是只要有人带头,就有人接着干。
随着第一拨老百姓报官求助,越来越多被抢劫的村民来到县衙。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并不信任济世军,虽然济世军打的是官府的旗号。
尤其是那些地主官绅们,这些人大多有些见识,他们知道凭官府的能力不可能剿灭流寇,要有那能力县城就不会被流寇攻破了。
所谓求人不如求己,这些有钱人自己开始招募人手,准备跟流寇对抗。
对此李景浑不在意,这些人是要是不组织在一起,李景手头兵力不足,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的折腾,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收拾完的,这些有钱人把几个村庄的人组织在一起对抗流寇,倒方便了李景下手。
对付这些想依靠院墙防御的乌合之众,陈大虎等人打起来那是毫不费劲。
因为武器相差的实在太过悬殊。
两百多米的距离就开枪,撂倒几个以后就没人敢冒头儿了,然后抵进放箭,敢露头的后面的人就开枪射杀,等冲进去就开始抡刀,要是躲在屋里放冷箭的话,那就来更直接的,举火。不想被烧死,那就乖乖出来投降。
所谓远的用枪打,近的用箭射,贴身的抡刀砍,躲起来的就举火吓唬,基本上这一套下来抵抗组织便纷纷器械投降。
消灭了几家抵抗组织以后,那些有钱人终于知道这些流寇实力强横且阴险狡诈,实是不可力敌,于是开始向打着官府名义的济世军求助,求助的结果自然是这里的流寇被驱逐,看到这样的结果,越来越多的有钱人开始投靠济世军。
当然也有选择投降流寇的,但是投降流寇的下场是很惨的,基本上就是全部家财被洗劫一空。
这样一来就没有选择了,只能跟济世军合作,不然就是倾家荡产。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肃,以绛县为中心的五个县终于全部掌握在李景的手中,济世军以官府的名义发布的政令,终于在这里全部开始实行。
就在李景准备大刀阔斧地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紫金梁王自用和三十六营的那些乌合之众被以曹文诏为首的官军从太原等地赶了出来,开始往南逃窜,有一部分人已经临近李景的地盘了。
乱军打不过官军,对这个结果李景早已知晓,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要知道,以紫金梁王自用为首的三十六营,总人马近二十万,就算高迎祥和李自成这两部人马没跟王自用等人在一起,那也是十五六万人,这才不到两个月就被官军打垮了,这战斗力也太菜了吧。
官军才多少人?在山西,参与围剿流寇的官军部队加在一起也不到四万人。而且这四万人中并不是所有的部队都有战斗力,像曹文诏那么能打的部队并没有几个。
根据情报,李景知道现在在山西比较能打的官军部队除了曹文诏所部,剩下的就数从宣府和大同调过来的边军了。
而且据说新上任的山西巡抚许鼎臣打仗时喜欢排兵布阵,最爱干的事情是把下面的将领们调来调去。在李景想来,照许鼎臣这么指挥,没个十年八年的别想把山西的流寇赶跑。
谁知道,这才不到两个月流寇就扛不住了?
李景派人仔细一打听,这才知道又是曹文诏干的。
曹文诏从翼城进入平阳府以后就没闲过,逮谁打谁,什么扫地王,什么过天星,什么混世王..
他是见一个打一个,打一个灭一个。
从平阳府一路打到太原,又从太原把这些人赶了出来。
现在的形势是,三十六营的兵马一路往平阳府的方向逃窜,一路往潞安府的方向逃窜。
当然流寇在逃窜的过程中也没闲着,时不时的攻个县城,打下州府什么的,就算打不下也得抢一把。
得到这个消息李景暗暗摇头,心道:“这个曹文诏打得也太狠了点吧,我这里刚把局势稳定,你就把流寇又给撵了回来,这不是成心给我捣乱么!”
不过到了这时,李景也没有别的办法,不动手不行了,必须要把流寇挡住,不然刚收拾好的局面又将毁于一旦。
同时李景不光要考虑中条山这边,还得顾着陵川那边。
流寇要是从潞安府南下,一是进入泽州,再一个就是经壶关,穿过太行山进入林县。
这两条路线,任何一条李景都轻忽不得。
泽州方向不用说了,泽州的东南就是陵川,以前是九条龙的老巢,一旦让他们进入陵川,那陵川刚刚形成的大好局面必然会遭到破坏。
另外,陵川现在是红山岭的屏障,也是红山岭往中条山运送物资的通道,那是万万不能丢失的。
不过陵川现在只有五百人驻守,想阻止流寇进入陵川,必须要扼住从潞安通往陵川的几条要道,那么光凭五百人肯定是不够的,而且还得派一个有能力有威望的人过去镇场子才行。
李景掂量着手里的这些人手,陈大虎和刘二愣两人威望倒是够了,但是让他们居中调度恐怕不行,让他们各带一营人马守住一条路线倒是没有问题,至于周大清和王二茂几个也不具有统筹的能力。
有这个能力的只有袁可立和高奇,可惜袁可立年事已高,一个月前还病了一场,此时身体刚刚痊愈,李景怎能让他去镇守陵川,看来只能派高奇过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