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锦衣卫调查的消息,张澈的爹张勇,还有他的哥哥张琛,都在蓝玉军中。
两人本来在这次出征之后,便会解甲归田。
然而,天意弄人。
父子俩在上个月战死在了漠北!
看到这条消息,老朱心中倒是没有多大的触动。
他征战了大半辈子,比谁都清楚,只要是上了战场,就不会是只有你杀别人,别人也会杀你!
能不能活下来,除了武艺机变,运气反而起到的是最大的作用。
张勇父子二人战死沙场,本来老朱心中并没有多少感觉。
但接下来的消息,却让他浑身一震。
根据锦衣卫的调查,张澈,并非张勇的亲生儿子!
锦衣卫走访了张澈一家的邻居,得知他是在两岁的时候被张勇从别处抱养的。
至于张勇从哪里抱来的这个孩子,没有人知道。
唯一知道真相的张勇,如今也战死沙场!
查到这里,线索似乎是断了!
然而,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已经足够!
马皇后认定张澈就是朱彻,是因为胎记、玉佩还有香囊都能对得上。
老朱却觉得,这些东西还有可能是巧合,甚至心思阴暗一点,有可能就是造假的。
但是,现在连身世、年龄都对上了!
这说明什么?
张澈,大概率就是自己早夭的儿子朱彻!
即便老朱想要找一个反驳的理由,他也实在找不出来了。
而且,他有一个最重要的依据!
他相信马皇后的直觉!
所谓母子连心,如果张澈和咱没有关系,妹子又为何会觉得对他亲近得很?
想明白这些,老朱心里的念头有些复杂。
他先是感到极其愤怒。
当初彻儿之死以及下葬,全部过程,都是他反复确认、亲自安排的。
现在看来,那个时候彻儿根本就没有死。
既然如此,那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
随后,老朱又感到无比庆幸。
不管发生了什么,上天终究是待自己不薄。
纵然期间有些坎坷,但到底还是让咱遇到了彻儿。
只要这个结果是好的,其他事情就可以暂且放下!
夜幕降临,一片漆黑的华盖殿中,突然传出来老朱的大笑声。
刚刚被他赶出去的那些宦官,心中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老朱让人进去掌灯,准备吃饭。
这时,宦官又送进来一份奏折。
“陛下,这是工部的大人送来的奏折,让您务必要过目一下!”老宦官小声说道。
老朱点了点头。
因为张澈的关系,今日他确实也没做什么事情。
要知道,老朱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魔。
纸质的奏折,最高记录是一天批阅一百多斤。
这种勤奋程度,在普通人眼里,难以想象。
哪怕是偶尔有什么事情耽误了,他也会让人将比较重要的奏折挑出来,至少把这部分处理掉。
老宦官说的工部送上来的奏折,就属于是这种类型。
朱元璋顺手接过,才翻看了两眼,他立马就坐不住了。
奏折上说,前两天他送去工部的制盐术,已经验证完毕。
工部按照张澈给出的办法,很轻易的就制作出大量的白色没有杂质的雪花盐。
而且,正如张澈所说的那样。
这种制盐术,对盐的原料要求不高。
不论是石盐还是海盐、井盐,都适用。
这下子,老朱连饭也不吃了,一手抓着奏折,在殿内走来走去。
不怪老朱没出息。
实在是,这个消息带给他的震动太大了!
在封建社会,食盐这种民生必需品,是比黄金、白银还要硬的硬通货!
其地位大体可以类比后世的石油。
这种战略物资,无论是什么朝代,都会被国家牢牢把控在手中。
朝廷将食盐当做战略物资是没有错。
可食盐这玩意儿,不是说因为你是朝廷产的,那就产量高,质量棒!
恰恰相反,这东西一直都是紧俏物资。
精盐在民间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事实上,诸夏上下几千年,就没有听说过不缺盐的时候!
人不吃盐,就会没力气,这是谁都懂的道理。
可是食盐产量低,根本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
普通百姓之家,解决吃盐问题,多是用醋布之类的东西。
偶尔家里攒些钱财,也只能买得起一坨一坨看着跟石头差不多的粗盐块。
大明是没有盐么?
不,大明的盐矿很多。
只是之前没有办法,把矿变成真正的盐。
而现在,张澈把这个办法送给了自己。
看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他想到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只是一个制盐术,就不知道能够解决大明多少麻烦!
老朱心怀大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