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来福同李庆在回西门府的路上。
“老爷,今日来买手电的人很少。”
李庆摇头,这才刚刚开始,不必着急。
庆记商行开业,并未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
而手电这样的的东西,是需要时间的发酵,得等到市场认可才行。
白天体会不太明显,只有夜晚才能感受到他的恐怖。
最迟,明天或者后天左右。
市场就会出现反馈,那时候才是大卖的时候。
再者,现在手上没货,都来预定,那不是很麻烦吗?
明天早上是系统最后一次送货到阳谷县城。
之后的货物,必须全部送到城外的仓库。
也要尽快找好安保人员。
一旦被别人发现,万一有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给抢了。
那也够麻烦的。
次日,李庆依旧睡到自然醒。
来福天没亮就带着府中下人,去了庆记商行。
按照以往的规矩,货物会在天刚亮的时候送到。
得尽快卸货,免得引起他人注意。
张家大院。
张天着急忙荒的跑向父亲的书房。
“父亲,有消息了。”张天气喘吁吁的说道。
“说。”
“今日凌晨,有不明车队向西门庆新开的商行送货。”
张老爷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接触到了?”
张天战战兢兢的回到,“没有。”
一听这话,刚刚还满脸笑容的张老爷,瞬间怒上眉头。
“为何没有?不是让你安排人接触,态度要端正,客气一点,怎么做事的?”
张老爷知道自家儿子是什么尿性,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
总感觉自己高人一等,喜欢门缝里看人。
说完,拿起手中的毛笔,就打在张天肩膀上。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
张家火锅还能不能继续,张家酒楼还能不能继续传承,全系在那人身上。
几日来,张家火锅生意日益惨淡。
不只是惨淡那么简单,每日开门一整天,却不见一个人影。
人力财力成本摆在那儿,全是亏损状态。
自狮子楼火锅出现,瞬间席卷阳谷县,冲击着阳谷县的各个酒楼饭庄。
自然,剩余的三家酒楼的生意,也不大不如前。
再这样下去,百年基业就要被自己毁于一旦。
这让他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张天盯着父亲,委屈的说道。
“父亲,我亲自去的,严格按照了你的要求向那人接触。”
“可是,我已经使出浑身解数,那人就是不与我搭话。”
“没有办法,我只能派人跟踪,谁曾想,刚出阳谷县,便跟丢了,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
张天将今日的处境一一说了出来。
他如何不知道现张家酒楼的处境?
这个时候,每走一步,前面可能都是万丈深渊。
与那人的接触,他也是极尽客气。
然而,事与愿违,那人却把他当空气。
张天默默地看着父亲思索,如今只能看父亲能否想出办法,挽救张家酒楼。
等了大概一刻钟。
张老爷才开口说道,“如今之计,只能找西门庆谈谈了。”
找西门庆谈?
找他能谈什么?
一个狮子楼火锅,已经要将阳谷县的酒楼饭庄赶尽杀绝了。
这时候找他谈,难道指望他能放我们一马?
不可能的。
想想也觉得不可能。
一家独大,躺着数钱不快活吗?
真搞不懂父亲在想什么。
张老爷也未做过多的解释。
一切还得见面之后再谈。
天底下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只要给的价钱高。
他相信西门庆会同意的。
变一变,做到双赢,岂不更好?
之后,张老爷领着张天向西门庆新开的庆记商行赶去。
说巧不巧,出门不久,便遇见武松。
“武都头,这是要去哪儿?”
武松也认得张老爷,阳光谷县有名的酒楼世家。
“奉知县大人的命令,前往庆记商行维持秩序。”
张老爷一脸狐疑。
西门庆这又是在做什么?
刚开业的商行都需要维持秩序?
武松说完,瞪着自行车走了。
而张老爷则是望着他脚下的自行车。
“这便是前几日,阳谷县传的神乎其神的自行车?”
张天羡慕的回到,“是的,父亲。”
“几两银子?”
“不知,目前阳谷县只有李知县,武都头以及西门庆本人有,好像是非卖品。”
张老爷摇头,表示传言不可信。
非卖品?
怎么可能?
若真是非卖品,为何会在在阳谷县搞出这么大的动作?
再者,这大宋除了皇家的东西不敢卖。
还没听说哪个商人的东西是非卖品。
这自行车很稀有,估计是价格不合适,或者还没有人上门问价罢了。
既然如此,不妨帮你一把,略显诚意。
庆记商行。
李庆站在二楼,望着楼下拥挤不堪的人群。
那阵势,都快要将门槛给踩断了。
他还是低估了手电的力量。
原以为,许多人知道手电需要电池之后,特别是那些穷苦百姓会选择放弃。
然而,此时此刻楼下大都是一些穿着朴素的老百姓。
但他忘了,有钱的士族豪绅,谁会自己出来买手电?都是派下人前来购买。
人群中就有不少是他们的人。
一次就是几十个,多则几百个。
武松依旧在外面维持秩序。
不过,此次只是他一人,没带手下的兄弟。
眼前的景象,他见得太多了。
狮子楼不就每日都是这般模样?
已经见得太多了,内心毫无波澜。
反正,每次西门大官人弄出一些新鲜的东西,总会格外引起阳谷县老百姓的注意。
好像,阳谷县的老百姓也格外信任他。
另一边,张老爷两人站在庆记商行约半里处。
不禁感叹,这场景,与当初张家火锅开业,何其相似?
可惜,张家火锅只是昙花一现。
不管如何,此次一定得说服西门庆,两家达成合作。
越看越羡慕,越羡慕越是生气。
但,不得不承认,西门庆捣鼓的东西,确实是阳谷县没有的。
不仅是阳谷县,整个大宋都没有。
也不知是走了什么运,结识了不明外商,在阳谷县发横财。
本想找个人通报一声,可一整条街左右都是人,连门在哪里都快看不清了。
哪里还有庆记商行的人影。
若是不排队,直接上去,遇着眼尖的说不定还会让让。
若是遇见个二愣子,指不定会怎么样呢!
无奈,两人只能乖乖排队。
庆记商行。
李庆看着来福一人收钱,记账。
再看看后面黑压压的人群。
他都不由替来福的手心疼。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年代读书人本就很少。
而但凡度过书的,都有些自命清高。
又有谁愿意替商人做事?
都在做着高中状元,出仕入相的美梦。
可是读书人都去做官,社会建设谁来搞?经济如何发展?人类如何进步?
知识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难道指望大字不识的底层老百姓去搞?
当然,他们也能做。
但是,他们做的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比如盖楼,比如修水利,比如打铁,比如织布...
可核心的东西,还是需要足够的知识进行引导才行。
若都指望他们,靠积累经验慢慢去摸索。
那样,社会的发展也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