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三看着火炮射击,大概一分钟两发,有几门火炮能打出三发的射速。这已经很不错了。
朱宏三对着钱勇说到:“打几发实弹看看。”钱勇领命下去。
城头上的彭而述刚发现对面的火炮只有响声,却没有炮弹出来。彭而述刚要露头看看,没想到一颗实弹打在不到十米远的一个垛口上。打的石子飞溅,边上一个倒霉军兵被石子打的满脸花,满地嚎叫翻滚,眼见是不活了。
彭而述看到这样哪还敢抬头,吓得叫道:“快从南门出去,问问巡海道李大人啥时候能赶过来?”
边上家丁连忙下去传令。
城外的朱宏三看到这次打出去五发实弹,三发打中城墙,两发进入城里。打中城墙的三发效果不错。有一发打碎城墙外面的城砖,露出了里面的夯土。
但是朱宏三知道只靠实心弹要想弄垮城墙不知道要猴年马月,看来要研制开花弹。
在这时官军已经装备了老式开花弹,但是设计思路十分落后。用来引爆的引信是通常为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开炮前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点燃火门上引信发射。
这样的发射方法是非常危险的,点燃发射*药产生的火焰从炮弹跟炮管的间隙窜到炮弹前方,极容易引燃其余的药捻,导致提前爆炸甚至炸膛。
所以老式开花弹的缺点非常多,不但不安全,并且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加工起来可谓费时费料,不但明朝官军不喜欢用,就连西方军队也不普遍装备。
现在流行的还是实心弹和霰弹,海战流行的是链弹,就是两个实心弹由铁链连接,发射出去会打断遇到的所有东西,包括桅杆和人体,很是霸道。
不过朱宏三现在没有海军,链弹这种东西没有必要弄,对付集群目标霰弹就够了。至于开花弹朱宏三打算用十八世纪欧美流行的开花弹。也就是用中空的炮弹装入铅弹和火药,上方留一个小孔,用蜡密封。
弹体上和明军使用的开花弹没啥本质区别,但是朱宏三打算使用两个划时代的发明,那就是十八世纪才发明的木质锥形信管和木质弹托技术。这两种技术看着很简单,但是就是这种简单的技术使得开花弹步入实用,再也不会出现炸膛的情况。
木质信管防止发射*药引燃信管中的火药,弹托更是可以有效密封气体外泄外,还可以在发射时对空心榴弹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而且发射出去的榴弹由于轻质木托的原因会造成头重尾轻的“羽毛球原理”自稳结构,使得弹道更精确。
南北战争时期著名的霍奇基斯榴弹和榴霰弹就是这种架构的,当然榴霰弹的壁厚更薄,制造要求更高,结构也更复杂,现在还不是朱宏三能造出来的。
朱宏三想好后拿过马绍光手中的笔记本,用碳条在上边画出简单的开花弹结构图,然后对马绍光说道:“回去把这个交给铁牛,让他实验一下。”
马绍光点头收起图纸。
这时实弹射击打完,钱勇和赵国栋来到面前请问下一步演习步骤。朱宏三说道:“实验防骑兵队形。”
为了对付满清的八旗精兵,朱宏三从一开始建军时就十分注重在野战中的防骑兵队形。以前在河南对付流寇的时候证明长枪阵很合适。
现在换上新武器战术自然也要改变。朱宏三交给他们的很简单,就是正方形队形。这种队形以营为单位。外面是五层火枪兵,中间是炮兵和指挥官。
看着下边摆出了六个巨大的正方形队形,朱宏三点点头,有点样子了。这种队形可以扩大,人数越多威力越大。当一个团围成正方形队形后,朱宏三估计在野外可以顶住五千骑兵的正面冲锋。
就在朱宏三的队伍演练队形的时候,城南过来一队官军,大概有一千多人的样子,在很远看到朱宏三一行后,立刻进入新安县城。
这些是南头水寨派出的援兵,有广东巡海道李植率领,他带来了一千二百人,这已经是水寨的大部分战力了,要知道整个水寨也只有两千多人。
进入城中后,李植赶紧找到了县令彭而述,问道:“彭大人,外面的人马是哪来的?”
彭县令说道:“不知道啊,没听说周围那有这么大一股土匪。穿的还不是官军服色,看样子到和壕镜佛郎机人穿的差不多。”
李植一愣,要是佛郎机人可就麻烦了。李植说道:“走,咱们去城墙上看看。”
刚从城墙逃下来的彭而述一听又要上去,心中不想上去,但是李植的官位在他之上。没办法彭而述磨磨蹭蹭的跟着李植又走上城墙。
这时朱宏三已经不打*炮了,开始队列练习。李植二人看了一会儿,李植说道:“我看不像佛郎机人,倒有点像汉人。”
彭而述说道:“李大人,不能吧。这足有六七千人,除了南海卫这周围二百里没有这么多军队啊。他们看上去服装整齐,也不像土匪。”
李植说道:“彭大人,你派人去问清他们是哪里来的吗?”
彭而述说道:“当时情况危急,下官没有派人出去。”
李植说道:“派个人出去问问,我看他们的样子不像攻城。”
“还不像攻城,刚才开炮差点没打死我”,但是李植的话彭而述不敢不听,下去派了一个小兵出城去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