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龙国的历史缺失,为了更有说服力,我们将尽量详细的展示李世民先生的一生。】
【然后再对其获得的成就,进行点评,请大家耐心观看。】
和朱棣时一样的情况。
英灵榜空间之内,历史投影再次上演。
......
只见一个十分年轻,意气风发、贵族范十足的少年形象。
跃然出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这个少年正是年轻时候的李世民。
这个时候他才只有十八九岁。
即使以古代的标准来看,也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年纪,特别是在平均寿命较长的贵族团体里,以及战场上来看。
但是他作为一代传奇马上帝王的故事,却已经正式开始。
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少年英雄,其飒爽英姿,不禁让人神往。
......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为躲避起义军,干脆跑到扬州游山玩水,消极应对局势。
此时,河北起义军、瓦岗军、江淮起义军纵横各地,隋朝疲于应付,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因兵力抽调,防守十分空虚。
天下大乱,正是英雄成就帝业之时,李渊胸怀大志,自然不愿意错过这机会。
而在李家军中,李世民头脑冷静、思维缜密,是父亲李渊身边的得力战将。
虽然他年纪轻、资历浅,李渊对他却很器重,常让他到军帐中和老将领们一起商议进攻退敌之策。
李世民也并没有因为自己人微言轻而一味地对老将领唯唯诺诺,他经常勇敢地发表自己对战局的见解。
只能说古代的军事才能,往往天分占据了很大的成分。
而李世民正好就是这样一个在军事方面生而知之的天才将领。
而且正是因为他的直言敢谏,李渊起兵的第一仗才顺利地消灭了劲敌,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渊当时在太原为官,他碰到的第一个劲敌就是一个叫宋老生的人。
李渊原本打算拔营攻打宋老生,但在先头部队出发之后,天空飘起了连绵阴雨。
一时间,道路泥泞,粮草短缺,李渊对于是否出兵十分犹豫。
夜里,又传来了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死对头刘武周和突厥联手,准备抄他的后路。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李渊决定退回太原,放弃这次讲攻的机会。
众将领没有反对,李世民心中却有些疑惑,他劝说父亲:“刘武周要抄我军后路的消息很可能是讹传,是宋老生为了阻止我方出兵故意放出的假消息。如果我们这次不把握机会一鼓作气歼灭宋老生的军队,就会后患无穷呀!”
李渊觉得世民年少轻狂,断然拒绝了他的劝谏。
李世民又进谏了好几次,李渊都没有采纳。
撤军令马上就要下达了,李世民忧心忡忡,整夜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决定再次劝说父亲。
天快亮的时候,李世民跑到父亲的帐篷门口,守卫的亲兵不让他进去情急之下,他跪在门口嚎啕大哭起来。
李渊被帐外传来的伤心的哭声吵醒了。
他披上衣服走了出去,发现世民跪在地上哭泣。
他将儿子扶起来,问他如此伤心的原因。
李世民含泪说:“孩儿无法说服父亲不要放弃此次大好机会,心中十分难过。
随后,他再次将这一仗的形势以及利弊向父亲详细、恳切地分析了一遍,希望父亲能收回撤军令。
李渊比之前冷静了很多,在儿子的劝说下,他最终决定继续进攻宋老生。
......
而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镇守霍邑的隋朝悍将宋老生,麾下精兵三万,屈突通镇守河东,兵马近十万,两人一起夹击李渊。
宋老生善于防守,李渊军团连续发动强大攻势,却都惨败而归。
唐军受挫霍邑,北方突厥、刘武周集团又虎视眈眈。
伺机南下攻打太原,威胁李渊大后方。
此时,天公又不作美,大雨连绵,道路泥泞,唐军粮食运输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李渊集团内部许多人都动摇了,他们想返回太原,不再继续南下。
《资治通鉴》载:“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李渊此时也已经动了回家的念头。
可李渊想撤兵,李建成、李世民却不同意,认为一旦撤兵,全军就会溃散;就算撤回太原,也只能是困守孤城,被隋军、突厥、刘武周围攻,灭亡乃早晚之事。
而且李建成、李世民还认为:宋老生骁勇善战,却有勇无谋,只要使用“激将法”,在城下连续挑衅,他必然会带兵冲出,与我们决战。
如果宋老生坚守城池,我们就散布流言,说他准备投降唐军,让他处境被动。只要宋老生敢野战,我们就有把握取得胜利。
《资治通鉴》载:“招集将佐谋北还,被二子劝止。”
“恐宋老生固守不出,采纳二子用轻骑诱其出战之计。”
此战,李建成、李世民兄弟联手,不但让父亲李渊放弃撤兵打算,还提出破敌之策,并联手进攻城池,证明他们之间平日多有沟通,感情也不错,在重大军事问题上保持一致。
可能也正是因为他们兄弟之间此时的这种兄友弟恭,才导致李渊产生了以为可以一直这样下去的错觉。
包括在日后李渊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之上,也是尽量不偏袒其中任何一个的。
他想要遵循古老的传统,让大儿子继承自己的家业。
但是面对有功的二儿子,他也不会吝惜封赏。
却没想到最终酿成了悲剧。
但这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李家,还是家主李渊正当壮年,两个儿子又都是少年英雄,尽心辅佐他们的父亲,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的。
......
而且这一战,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个高富帅兄弟的齐心协力之下,也取得的丰盛的战果。
可以说帮李渊的逐鹿天下,开了一个好头。
先是李建成率精锐骑兵抵达东门,大骂宋老生,使用“激将法”,引诱隋军出战。
宋老生怒不可遏,直接打开城门,迎战唐军。
此时,宋老生还比较理智,他没有远离城池,而是背靠城池列阵,不给唐军机会。
如此,李建成便佯装败退,引诱宋老生追击。
李建成佯装败退,宋老生果然认为唐军不堪一击,便亲率主力追击。
李世民则在适当的时候赶来增援,从侧后发起突袭,隋军阵脚大乱。
宋老生不敌,往南门撤退,结果不慎坠入护城河,被唐军斩首。
宋老生阵亡,隋军无心作战,至此霍邑被李渊攻占。
这也是李渊自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池。
而功劳,则归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同时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