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哥,这回你得给那猫屎强点颜色瞧瞧,让他在片场再也嚣张不起来。赌局尘埃落定后,周明瑞拍着徐鹤的肩膀笑道。
徐鹤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轻轻点头。
对他来说,当不当龙虎武师早就没了那份执着,输赢不过浮云。
反观猫屎强,年过不惑,除了这行当,怕是难以觅得他路,毕竟大字不识几个,转型之路堪比登天。
他那是自找的,老跟我过不去。徐鹤心中暗自嘀咕,对猫屎强的未来没有丝毫同情。
毕竟,因果报应,自作孽不可活,苦果总得自己吞。
...
正当徐鹤与师父在《擂台》剧组忙活着。
远在港岛柴湾的金镛老先生,也正埋头于繁忙的公务之中。
《明报》如今销量稳稳当当。
稳居香港报纸销量前三甲,口碑极佳,深受中产阶级喜爱。
但金镛老先生从不因此自满,他深知居安思危的道理,对报纸的每一篇稿件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
黄鹰这小子,最近的文笔怎么越来越不走心了?”
“这场比武戏,愣是拖了好几天才交稿。金镛眉头紧锁,翻阅着黄鹰送来的新作,心中不满。
黄鹰,新派武侠界的三颗璀璨明星之一。
他的文风深受古龙影响,被誉为“古龙遗风”的最佳诠释者。
从与古龙联手打造《惊魂六计》开始,到独立创作《天蚕变》剧本,再到《大侠沈胜衣》系列风靡文坛与影视圈,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特别是古龙因健康原因减产之后,黄鹰更是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不仅香港各大媒体争相约稿,就连宝岛、南洋的出版商也对他青睐有加。
眼下,他正在《明报》连载新作《五毒天罗》。
初时读者反响热烈,金镛也对他寄予厚望。
希望他能接过古龙的大旗,引领新派武侠的新风尚。
然而,黄鹰似乎有些贪心不足。
既想写书又想当编剧,还梦想着执导影片,结果却是哪一头都没能深耕细作。
小说的开头虽引人入胜,但越往后越显平淡无奇,质量大幅下滑。
唉,看来得给他提个醒了,再这么下去,好苗子怕是要荒废了。金镛暗自叹息,心中已有了计较。
作为新派武侠界的领航者。
金镛虽已凭借《越女剑》封笔。
却始终心系武侠文学的未来,致力于提携新一代作家。
诸如黄鹰、龙乘风、西门丁这新派武侠三剑客,便是他慧眼识珠的成果。
然而,尽管三人的作品广受欢迎。
但要触及他与古龙昔日的高度,尚需时日与更多努力。
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他们个人才华的局限。
更在于读者的口味在不断变化,对新派武侠的套路已显疲态。
自1954年梁羽生笔下《龙虎斗京华》横空出世。
至今已三十载春秋,昔日的新潮如今已成旧梦。
年轻一代的作家们,似乎陷入了创作的瓶颈。
缺乏突破性的创新,仍沉溺于“家国情仇”、“惊天秘密”、“绝世武功”、“嗜血魔头”的老一套情节,让读者不禁生出几分审美疲劳。
“武侠的未来,还需更多新鲜血液啊。”金镛心中忧虑重重,不禁暗自思量。
正当他准备审阅下一份稿件时,目光不经意间被一本练习册吸引。
封面赫然写着“少林寺第八铜人”。
这突如其来的标题,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金镛心中的些许阴霾。
他并未立即翻开练习册,而是先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但“少林寺第八铜人”这七个字,却如同魔咒般在他脑海中盘旋。
第八个铜人?背后隐藏着何种武功秘籍?还是牵涉着错综复杂的阴谋?
金镛对少林寺有着深厚的情感。
他的笔下,少林寺始终是武林的瑰宝,十八铜人阵更是传奇般的存在。
因此,这“第八铜人”的出现,无疑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最终,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探究欲。
放下了手中的稿件,拿起了那本练习册。
翻开之际,他首先注意到的并非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
而是那歪歪扭扭、仿佛孩童涂鸦般的字迹。
这字迹之丑陋,让金镛不禁哑然失笑,对这本书的期待也随之大打折扣。
“字如其人,看来这位作者的文化底蕴有待商榷啊。”金镛心中暗自嘀咕。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决定继续阅读下去,看看这“少林寺第八铜人”究竟有何不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