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道宫”
周衍的意识进入到了这个空间里,就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宫殿群。
这个建筑叫做鸿蒙道宫,里面有非常多的大殿。
功法殿,灵宝殿,阵法殿,神通殿,灵药殿······
这些殿又非常大,分成了无数个的房间。
周衍进入功法殿之后瞬间就惊呆了。
只是一个房间里,就有许多的功法,从低等到高等,各种类型的功法都有。
他再进入了灵宝殿,里面有各种强大的法宝神兵。
还有阵法殿、丹药殿等等,都有相对应的东西。
当周衍尝试着再打开其他的房门密室的时候,却发现无法打开。
上面被一层无形的禁制笼罩着,没有相对应的修为根本就无法打开。
虽然无法打开其他的房门,但周衍还是被喜悦给击中了。
他虽然没有系统,但他有这个鸿蒙道宫在啊!
不管是功法,还是天才地宝等,他都可以瞬间就拥有。
等修为起来之后,他还可以继续打开其他的宫殿大门,获得更多的宝物。
周衍把所有的功法都大概地看了介绍之后,终于选择了一门功法、
这门功法叫做“鸿蒙吞噬道经”,光听明知道就知道霸气绝伦。
吸收灵气的速度非常快,还可以掠夺天地万物为己用。
最重要的是,还没有修炼的后遗症。
这种功法最适合他了,周衍一下子就选中了。
在他的心念之下,他的意识回归体内。
而他要带出来的东西,也出现在他的身前。
怀着激动的心情,周衍直接就开始闭关修炼了。
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修炼,连早朝都没有上过一次。
现在紧要关头,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他有了强大的修为,就算那些人再怎么闹腾,最终还是要被他镇压的。
强大的实力,才能带给他安全感。
有了功法和丹药等宝物,周衍的修为也是快速增长着。
不过,这并不能代表他什么都没做。
“呵呵,是时候该陪你们玩一玩了。”
周衍嘴角挂起了一丝笑容。
刚穿越那会是一穷二白啥都没有。
现在,经过了三个月的发展,在整个混坤内,他已经无惧任何人了。
周衍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国家的气运越强大,他的修炼速度越快。
而这个国家的气运基本快没了,对他的修炼根本就没有多少助力。
所以,王世忠来问他的时候,周衍也有了打算。
他再放任不管的话,混坤恐怕真的要被折腾没了。
既然如此,就该好好发展他的势力,让混坤走进更大的天地。
“陛下竟然要来上早朝了。”
有真正心系于混坤的大臣们都非常的高兴。
这个皇帝陛下,登基这么久,总算是知道该上早朝了。
“哎,希望我们混坤能再次强大起来。”
一个文臣老者也是叹息了一声。
“诸位,还是先想想,等会大寒冥国特使过来,我们该让陛下赏赐些什么才好?”
就在这时,站在文臣最前方的一个老儒生突然说道。
而他叫做范安良,乃是混坤的丞相,更是文官之首。
他同样也是东林的党魁,大部分的文官都以他马首是瞻。
范永安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孔家当代家主孔耀文的学生。
在朝内更是权势滔天,没有几人敢得罪。
是儒家读书人在朝廷的代表人物。
就连前身周衍,也是在他的提议下才决定扶持他上位。
“陛下坐拥天下,赏赐的东西,自然不能寒酸了,否则怎么彰显我天朝上国的气度。”
立马就有一个东林的官员也是附和着说道。
“不错,我混坤乃是大国,就应该赏赐一下这些小国,让他们感受我们混坤的皇恩浩荡。”
范安良一开口,自然就有无数的官员跟着拍他的马屁。
“我们整个混坤有很多地方百姓都吃不上饭,饿死的人不少,怎么能再赏赐寒溟国物资呢。”
突然有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在众人之中响起。
范安良本来还在受着众人的吹捧,结果这道刺耳的声音让他很不爽。
“黄大人,此言差矣。”
立马就有范安良的力挺者站出来反驳道:“我混坤人口那么多的,死了一些平民百姓虽然让人破位可惜。但是,却可以促进混坤和大寒冥国的友谊。能让他们感恩我们天朝的气度,这样他们也就不会闹腾了。”
“就是,钱大人说的非常对,我们混坤乃是上国!”
“黄大人,你到底是何居心?难道是想引起两国的外交纷争吗?”
范安良的力挺者也就是他的学生钱冠文一说完,众人又是一阵马屁拍了过来。
同时,对着黄学文一阵的指责。
“你们——”
黄学文被气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他明明就是关系着国内的灾情,而却被他们说成居心不良。
“唉~“
黄学文心里默哀了一声。
现在混坤内忧外患,还有一大群的乱世之臣贪污腐败。
整个国家已经风雨飘摇了,恐怕要大乱了。
“都安静点,圣殿之上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在几人拍马屁的时候,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在前方响起。
同样是站在众人前方的一个人。
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老太监。
此人是司礼监太监丁世荣,丁公公!
人称九千九百岁的就是他。
同样也是权势滔天的人物。
但是,却一直和范安良为首的东林是敌对关系。
两人一直在争夺着权利,都想把对方除掉。
不过,在周衍登上皇位这件事上,能这么顺利,也是在他的默认下。
他的想法跟范安良等人一样,越废物的皇帝,他们越好控制。
身为范安良的头号舔狗,钱冠文刚想怼一句丁世荣。
“陛下驾到~”
就在这时,大殿内响起小太监尖细的嗓音。
新书起航,数据非常重要!
求各位读者大佬们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