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我得子玉,胜过十万雄兵!
大汉的掘墓人,岂能满足于一个大将军的位子?
军阀割据混战的导火索,就是董卓!
一直等董卓离开后,德阳殿外的西凉兵才撤去。
众大臣终于得以离开,个个唏嘘不已。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唉声叹气,有人暗自窃喜。
袁绍是董卓的重点打击对象,任谁都看得出来。
那些刚抱上袁家大腿的,一个个悔不当初。
那些没抱上抱大腿的,都开始幸灾乐祸,甚至弹冠相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哈哈……
曹操走出大殿,风一吹,只觉后背已经湿透。
回想起十几天以来,一系列的重大变故:
先是,恶了何进;
然后,入宫平乱;
再后,让功袁绍;
再后,拒绝受封;
最后,董卓入京。
每一次的抉择,都可谓凶险万分,稍有差池便万劫不复!
而他曹操,每一次都能趋利避害,选到最优方案。
最离谱的是,在明明大功唾手可得的时候,却果断选择让功袁绍,成功避免了杀身之祸,这简直是神鬼莫测之能啊!
更何况,他们还顺手洗劫了皇宫,赚得盆满钵满。
这次十常侍事件,表面上董卓获得了最大收益,但实际上,最大的赢家是他曹操。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个人:徐然!
曹操深深吸了口气,只觉神清气爽。
因为董卓的到来,众人都觉得天有些阴沉,可在曹操看来,却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我得子玉,胜过十万雄兵!
曹操嘴角含笑,大步离去。
王允与杨彪望着曹操离去的背影,狐疑不已。
两人不经意间的对视,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怀疑。
曹操一系列的反常举动,过于蹊跷,就好像他早就知道董卓会进京一样!
但这怎么可能?
两人都陷入了沉思。
而此时的宫门外,董卓也长舒了口气。
华雄上前帮他卸下盔甲,才发现他的全身都已被汗水湿透。
“文优啊,你这计策好险啊,幸亏袁绍被咱家吓住了,要不然真火拼起来,咱们这点兵马可不够看啊。”
原来,刚才董卓在大殿也是虚张声势。
事实上,现在进京的西凉骑兵,不过才五千人而已!
连续五日五夜的急行军,十之八九的士卒都落在了后面。
董卓之所以提出为大将军守孝三日,实际上是拖延时间,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李儒捋须笑道:
“此计虽险,却也无风险,袁本初好谋少断,绝非岳丈对手。”
“倒是那曹操,我们须得认真观察一番。”
“此人几乎完美避开了与岳丈的利益冲突,不知是巧合,还是他苦心谋划?”
董卓不以为意道:
“曹阿瞒我早就认识,他哪有那么大的本事?文优多虑啦!”
“文优不是说过嘛,能看破袁绍计策的,天下不足三人。”
“你认为,曹阿瞒有那本事?”
李儒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几日他草木皆兵,可能真有些多疑过头了。
“如此说来,咱们倒是可以拉拢以下此人,来打击袁绍。”
…………
曹府之中。
曹操回府之后,立刻找到徐然,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他是发自内心地感激徐然。
曹仁、曹纯、曹洪等曹氏核心人物,聚于一堂。
曹操将今日朝廷之事,简要说了一遍。
众人唏嘘不已,再看向徐然之时,目光中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曹洪欲哭无泪,一年的俸禄,就这样输没了……
徐然缓缓摇头,叹了口气。
醉酒误事啊!
从曹操的叙述中,再结合三国志记载,徐然认为董卓今日是在虚张声势。
“子玉,可有不妥之处?”曹操忙问道。
徐然叹息道:“朝廷错过了诛杀董卓最好的时机。”
曹操等人均是一片讶然。
董卓可是带兵入宫的啊,外面还有二十万西凉铁骑呢!
徐然分析道:
“西凉据此一千六百里,董卓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到了,就算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
“所以,此刻入京的兵马必然不会太多,最多几千人而已。”
“今日朝堂之上,董卓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李儒好胆识啊!”
徐然熟读三国,自然知道这一切都是董卓女婿的手笔。
对李儒的谋划,他也是佩服不已,以一己之力,挑动三国之乱!
曹洪一拍大腿道:“嗨,现在也不晚啊!”
曹操摇头道:“董卓已经回营,就算他不敌,也有余力突围,其余大军不日即到,晚矣!”
说着已是懊悔不已。
说起来,他也是常年带兵之人,却忽略这这么大的漏洞。
而且,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注意到这一点。
见几人有些懊悔,徐然笑道:
“我只是一时嘴快,就事论事而已,别无他意。”
“董卓的到来,对别人而言是件坏事,可对孟德而言,却非坏事。”
曹操眉头一挑,忙问道:“子玉,此话怎讲?”
徐然喝了口茶,继续道:“董卓为孟德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曹仁、曹纯等人均是一脸懵逼,暗道:先生又要开始装哔了……
同样都是爹妈生的,人家的脑子咋就那么好使呢!
“现在,袁绍这个活靶子已经竖起来了。”
“只要袁绍一天不完蛋,孟德就是安全的,孟德就是董卓想要积极拉拢的对象。”
众人纷纷点头,没错,是这个道理。
西园八校尉,掌管京师兵马。
董卓想要平稳掌控京师,势必要兼并消化京师的兵马。
所以,他会恩威并施,拉拢八校尉中的几人,去打击袁绍团体。
而自从传出袁绍要继任大将军的消息后,其余七名校尉,都去表达了忠心,唯有曹操除外,此事,董卓一查便知。
所以,曹操将会是董卓的首选之人。
徐然继续道:“孟德要做的,就是趁机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