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元璋同乘一车的马皇后和朱标,却是完全没有感受到朱元璋这一脸明显的杀气。
要是寻常时候,但凡朱元璋有点情绪的发作,二人就能第一时间感受到。
并及时的灭了他的火气。
可现在不一样,二人就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
远去的马车之上,
分坐两边的马皇后和朱标,同时拉开了车帘,看着渐行渐远的雁门县。
入目所见,尽是田子布局的农田,以及农民脸上的笑意,以及眼里对未来的‘盼头’。
宽阔的黑色大道上,过往的商旅百姓,也是满意的来,满意的去。
总之就没有看见不和谐的地方。
朱标趴在右窗笑着说道:“娘,你看这春日绿油油的农田,秋夏就该大丰收了吧!”
马皇后趴在左窗笑着回道:“丰收之日我们再来看看,看看叶大人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奇迹。”
朱标再次再次笑着回道:“必定是大丰收,看这苗子,长得多好啊!”
“......”
就这样,二人在两边继续一唱一和的。
而朱元璋就坐在里面后座上,表情却愈发的凝重。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
如果他没有看到他临终前干的‘蠢事’,他也一定会趴在后窗上,陪着这娘俩一唱一和。
虽然他没有趴窗外看,但也心里跟明镜似的,什么都清楚。
一个贪官干到他朱元璋实在找不到动刀的理由,这还需要证明什么?
别说动刀子了,
就连安个不大不小的罪名都做不到,唯有带着一批货物,灰溜溜的离开。
这足以证明,这叶青确实是个人才。
如果他没有看到自己临终前干的‘蠢事’,叶青只要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必定是前途不可限量。
但也就因为他的不可限量,所以他才慌得要命啊!
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县官,就已经尽得民心。
真要让他文武官爵全一品的话,那这大明百姓的心里,怕就真的‘有叶无朱’了。
现在想来,
他临终前之所以能干出那种蠢事,除了中了叶青的蛊以外,怕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吧!
或许他临终前已经意识到,大明百姓的心里已经有叶无朱了。
他之所以这么做,也只是想叶青念着他的好,不要在他死后造朱家的反。
可就他对叶青现在的了解来看,他叶青会领这份情吗?
不知道!
也不敢去想象!
一想到这里,他就又开始骂了这上天赐给他的【大明帝王人生浏览器】!
【大明二代帝王人生浏览功能,待开启......】
“他娘的,这不整人嘛!”
“......”
朱元璋的心里是猫爪般的难受。
而且这样的难受,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要想治好他这心病,在他看来只有两种办法。
办法一:给叶青定罪,杀了一了百了!
办法二:通过大明后代帝王的人生,看到叶青真的鞠躬尽瘁的辅佐,一直辅佐到他叶青病死或者老死为止。
只是就他临终前的一幕来看,
他朱元璋还能活二十六年,那时候的叶青都该四十九岁了,可看起来还和现在二十三岁一样年轻,是一点都没变老啊!
想来也是,就他这生活方式,神仙都羡慕,驻颜长寿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如果任由叶青这么活下去的话,长命百岁怕都不是问题了。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又开始挠头了。
因为他意识到一个问题,恐怕朱允炆还活不过叶青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不看个两三代帝王的人生,还真就看不到叶青去世的那一天。
只要看不到叶青去世,他就难受啊!
谁知道他啥时候造反?
老来造反的能臣,历史上又不是没有。
万一呢?
万一朱允炆活着的时候,他认真辅佐。
等到下一个皇帝登基之后,他突然就造反了呢?
这人啊!
不到死的时候,都是会变的。
总之一句话,看不到叶青去世,他就不安心。
可上天赐给他的这个金手指,又是那么的随缘,想起来都心烦。
与其这么心烦煎熬,还不如杀了一了百了。
可一想到这个杀字,他就更加的心烦了。
真这么容易杀?
真要这么容易杀,他也不至于带着一车货物灰溜溜的走了。
别说杀了,就连安个不大不小的罪名都做不到啊!
也就在朱元璋心烦挠头之时,马皇后和朱标先后回车里坐好了。
马皇后笑着激动道:“重八,你不高兴吗?”
“这叶青,真是你的应梦贤臣啊!”
朱标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爹,我记得户部尚书是不是年底就该退养了?”
“直接户部尚书,可能朝中多有异议,先让叶青来当户部侍郎吧!”
“您觉得如何?”
朱元璋的眼里,这娘俩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他。
看得他背心直冒汗,心里直发虚。
“重八,你怎么了?”
“爹,您怎么了?”
紧接着,马车里就又传来了朱元璋的声音:“车太颠簸,咱有些头晕,咱先休息会儿。”
马皇后温柔的拍着朱元璋的后背帮他顺气,同时关切道:“要不重回县城看大夫吧!”
朱标诧异道:“还在大马路上,不颠啊!”
虚着眼睛的朱元璋一听就来气,冲着朱标就开吼:“老子说颠就颠!”
“回什么县城?”
“朝中事务还管不管了?”
“咱还得回去备战北元呢!”
“毛骧,快些回京!”
“......”
半个月后,
奉天殿内。
朱元璋再次坐上龙椅,接受百官朝拜。
早朝之上,
徐达率先上奏:“启奏陛下,二十万大军,已经备妥。”
“他们自即日起,就开始备战训练,直到明年开春,就可以开拔出发,自雁门出关。”
“此战,臣有把握一举歼灭北元残余势力!”
朱元璋看着奏折上的计划,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于这个老兄弟,他还是放心的。
之所以明年开春出征,除了天气合适以外,再一个就是粮草问题了。
秋夏丰收有粮,三军才有粮草支撑塞外征战。
“准奏!”
也就在此刻,
朱元璋看着奏折里不止出现一次的‘雁门’二字,他就又头疼了起来。
这个叶青啊!
绕不过去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