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去乡下放电影。
第二天早上周建勋起得很晚。
电影院今天并不急着去,因为蔡晓宇回来了。
说起蔡晓宇这个名字。
周建勋和他混熟之后才知道。
这家伙原来叫蔡骡子。
直到长大后一直找不到对象,才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蔡晓宇三十多岁。
人倒是很好相处,而且还担任电影队队长。
以前电影队只有两个人,就是他和李成义。
由于蔡晓宇指挥不动李成义。
所以经常是他独自一人下乡放电影。
其实蔡晓宇倒是很乐意这样做。
毕竟去了乡下,吃得好、喝得好。
还能给家里省些粮食。
在过去的困难时期,他还担心别人跟他争抢这样的差事呢。
这一次他们要去的地方叫做东坝公社。
那个时候叫中德人民友好公社。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才改回东坝乡的名字。
尽管不用赶早去电影院。
但周建勋今天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起床后,他发现家里已经没人了。
妹妹和母亲各自去上班。
有的去了单位,有的去了学校。
周建勋拿起脸盆洗漱完毕。
迅速吃完早餐,随后骑上自行车出门而去。
……
周建勋来到了坐落在北新桥的那个大型废品回收站。
他需要想办法弄到钱,因为他手头已经没什么余钱了。
自从他在信托商店购买了自行车和手表之后。
他的钱包几乎已经空空如也。
如果再没有对策,他就要面临断炊的困境了。
堂堂男子汉怎能两手空空呢?
选择来北新桥废品回收站的原因在于这里的规模大。
那些分散在各大胡同和街道上的小型家庭作坊式的收购站他并未光顾。
因为它们规模太小,没有什么值得他寻找的东西。
其实这些小废品站只是代收点。
收来的废品最终都会被送到北新桥废品收购站进一步分类处理。
于是周建勋便直奔这里而来。
推着自行车走进大门,环顾四周。
这个院子里很大,各种国内的废品堆放得整整齐齐。
右侧有一群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分类。
前方还有几个人正在用叉子挑拣废纸装上了解放牌卡车。
这时,一位头裹毛巾的大姐走过来询问:
“小伙子,你要找什么呀?”
周建勋朝她望去,这位大姐是在一旁负责分拣碎布头的女工。
身边还有四位同样工作的女工。
“大姐您好,我家的收音机坏了,我过来想找几个零件修一下。”
现在废品站也会对外低价出售物品。
并且无需凭票购买。
毕竟也算是废物再利用嘛,许多人都会来这里淘宝。
比如家里凳子腿坏了。
就会来这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旧凳子腿可以配对。
大姐一听,立刻明白了,抬手指向东南角的一个棚子说:
“哦,在那边,所有电器类的废品都在那里……”
“谢谢大姐!”
周建勋忙不迭地道谢,然后把自行车停好,朝那个方向走去。
那是一个由石棉瓦搭建而成的棚子。
大约有十几米长。
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电子废弃物。
如收音机、电唱机、电熨斗等。
然而,电熨斗这类电器使用的人并不多。
大多数人并不常熨烫衣物,即便偶尔需要熨烫。
也是采用那种需要事先放在火炉上烧热的铁熨斗。
电熨斗耗电量太大,此外还有电炉子。
这种电炉子内部有一个陶瓷盘加热电阻丝。
想要使用它还需要向供电所备案并开具相关证明。
否则私自使用可是违法的。
因此基本没人使用,实在是太费电,一般家庭负担不起。
周建勋随手拿起一只手电筒看了看。
发现应该是里面的电线断了。
这只手电筒还挺新的,拿回家修修还能用。
他又从废品堆中搬出一台老式的录音机。
就是那种使用盘式磁带的那种。
仔细一看,机器里并没有磁带,外壳还破裂了,没什么价值。
不过里面的电子管倒是可以拆下来留作备用。
这次他来废品站就是为了寻找一些零件。
打算组装一台矿石收音机。
能否借此发家致富,成败在此一举了。
周建勋早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组装过矿石收音机。
那时全班同学都会做。
只是当时他们用的是二极管。
然而,那时候国内还没有售卖二极管收音机。
要到六五年之后才会有。
那时候流行的是电子管收音机。
这类机器的优点就是声音品质出色。
但是价格昂贵且娇贵。
而相比之下,二极管收音机的价格亲民很多。
虽然音质略逊一筹,但是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经过一阵忙碌,周建勋拆解了不少零件。
并找到了三台相对完整、外观较新的废弃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