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孩子们合唱的声音在整个大厅回荡。
纯真且稚嫩的声音,就像是打开了尘封千年的古籍。
简简单单,直入人心。
又如同秋日之中一条涓涓潺潺的清澈溪水,冷冽的让人心疼。
台下,杜小若哭的尤其厉害。
最易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虽说她并非是那种多愁善感的性子,可刚刚的故事已经让人心都要碎了。
今天下午,孩子们反反复复在练习这首歌,她一遍又一遍听。
但苏言的故事,她还是第一次听。
之前在车上,她曾戏言问苏言,这首小诗,是否也有故事?
没想到自己一语中的,相思不仅有故事,还是这么让人心碎的故事。
杜小若抹了抹眼睛,目光从小果果身上落到了台上拿着折扇的俊逸身影上。
故事里的书生和六娘,明明互有好感,偏偏没有开口。
如果不是在书生看到阁楼中,待嫁的六娘伤心大哭,是否仍然不知道她的心思?
书上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思相思意。
可刚刚这段书,明明两人心思一般,明明两情相悦,最终还不是辜负了相思?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但是……
开了口就会更美好么?
杜小若痴痴看着台上的长衫年轻人,眼睛里不仅有泪水,还有光。
…………
台下负责音乐点评的评委嘴巴微张,既有惊艳又有感伤。
他一直在等待着孩子们开口,可真等到孩子开口那一刻,他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歌词不用说。
这首诗华夏人耳熟能详,借用红豆说相思。
是啊,他应该早就想到了。
书开头的时候,苏言就提到了红豆簪子。
之后小秀才和小六娘,青梅竹马,情愫暗生。
后来两人长大,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两人的关系反倒变得生疏。
再到后来,六娘不得已选择了门当不对的人家,嫁作他人妇。
且之前,苏言一直有意无意提到小秀才家境的贫寒,六娘家境的殷实。
父母之言媒妁之命。
当六娘最后穿着嫁衣出嫁的时候,笛声一起,如泣如诉,费尽思量。
孩子们的歌声一下子,就将故事里的红豆和相思串联了起来。
稚嫩的童声让他忍不住回忆故事里小时候的小秀才和六娘。
也让自己忍不住回到自己的童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这才使得许多人泪奔。
不愧是苏言,不愧是唱书人……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
台上孩子们的歌声一遍又一遍的唱着。
旋律又稍许的不同,但翻来覆去歌词只有这一首相思。
而台上的说书人,再次开口。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大雪代替了细雨,叶落更迭了花开。
一年之后,突然有一天。
一张喜报,一串大红鞭炮,喜庆了整个巷子。
院试第五名!
书生成为生员。
当年的小秀才成为了真正的秀才。
又是一个阴雨天,又是那把红色的纸伞。
秀才坐上了一只进京的小船。
他带上的除了简单的行李干粮,手里还攥着一个手帕。
手帕上绣的,是一蓝一红两只蝴蝶。
还有一粒……红豆……”
苏言的书说到这里,台上突然响起一个稚嫩的背诵声。
“红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正是一直没有开口的小果果。
台下观众一边抹眼泪,一边在心里骂起了这个苏言。
这也太会赚人眼泪了。
女孩的朗朗背书声,纯粹又天真。
让人情不自禁又想到一个词,青梅竹马。
可而今,青梅枯萎竹马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