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额尔谨过来的目的是什么?
聊琐碎的家常之类的事情,他完全可以换个地方。
可不管这大宋皇宫建设的规模如何。
对大宋王朝来说,这里就是皇宫。
福宁殿,是天子就寝、用膳和处理国事的地方。
也是紧急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
平时赵翊在福宁殿里跟乌林珠或者什么人闲聊的时候,都会随便找个地方坐着或者换个舒适的姿势坐着。
但现在他端坐在御案后的龙椅上,脸色也很严肃。
这是在考教额尔谨的本事,准备对他有所重用!
赵翊这也是无奈之举。
大宋如今只有两名懂兵法会用兵的将才。
一个是昨天刚刚加入的张定边。
另一个就是额尔谨了。
而且额尔谨读过兵书的事情只有吉兰说过,他自己并表露出任何读过兵书的痕迹!
额尔谨的身份太低,只是个包衣奴才。
无论现在还是以前的赵翊,都认为各部牧民都是天生的战士。
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骑马射箭。
各个穿上甲胄、提起兵器,跨上战马就是精兵!
而且以前宋国没有条件训练骑兵。
至于步兵训练?
前身的赵翊更相信精锐都是一场场战争中磨练出来的。
穿越后的赵翊,在绝望中度过了好几天,哪里会注意这些?
可现在不同了。
他从昨天就注意到这些包衣军的精神状态明显超过记忆中正常的宋军!
大家吃的食物都是差不多的。
而且宋军中也有牧民。
就连以前的士兵都是一场场厮杀中磨练出来的杀才。
因此!以前的赵翊相信,如果包衣军和宋军对上。
赢得一定会是宋军!
可现在的赵翊却更加相信,或许这区区30名。
甚至只出动一半包衣军,可能都会击溃所谓的宋军!
宋军是什么?
说好听点是类似府兵的兵种!
平时休息,有战事或者值守、巡逻或者打猎等任务的时候才会召集在一起。
说难听点,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很明显,包衣军的精神状态是通过额尔谨和额尔赫训练出来的。
大战在即。
正如额尔谨和额尔赫担心的那样。
这次出兵太过仓促,很多准备都不完善。
如果有一两年的时间能打造一些甲胄,慢慢打探周边的消息。
到时候出兵会更有把握。
但近有东边那群茂明安人,赵翊担心他们组成部落!
尤其是听到李琦汇报的时候说对方去年突然增加了3石食盐。
要么,对方在去年突然增加了将近一半的人口!
要么,他们对食盐另有用处!
无论哪一种,都只能暂时按照第一种来处理!
那边的人和大宋这边不同。
大宋这边有盐泊,不缺盐,但一天也不过吃2钱5分左右。
1钱也不过相当于后世的4克,2钱5分,也就相当于10克!
大宋1石是120宋斤,相当于后世75960克!
10石换算下来,都有200多人吃一年多了。
况且赵翊隐约的记忆中,那边的使者似乎说过,他们那边吃盐连这边一半都不到。
之所以记得这件事,还是因为那使者说过他们那边的人都很羡慕这边的生活!
不管他们是怎么突然增加的人口。
大宋这边足够200人吃一年的,放在茂明安人那边就足够他们300人甚至500人吃一年!
这点和邹普胜的看法差不多。
“此次出兵,如果朕让你统领后军步兵,你会怎么打?”
额尔谨闻言就陷入了纠结。
这番话在赵翊看来很正常。
可是在额尔谨听起来,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犹豫了片刻,赵翊见他脸色正要发问的时候才开口:
“主子,奴才建议主子趁着秋收还未完成,先派遣一伍包衣军为斥候。”
“按照张老将军的法子,顺流往东,先探查清楚敌人的情况!”
赵翊听完就感觉很奇怪了:
“大战之前先派斥候探察敌情的事情朕即便不知兵也知道。”
“那为何张卿那种沙场老将在昨日议事的时候没有提起呢?”
赵翊这番话本来是自己问自己的。
没想到额尔谨还真知道。
“奴才大概知道老将军的想法了!”
“说来听听!”
“关键就在于‘骑兵’二字上!”
赵翊没听懂:“什么意思?说的详细些!”
“邹相公说的以快打慢,以有心打无心便是原因!”
额尔谨严肃的分析:
“在战场上骑兵本就占据优势,而弓骑兵比普通轻骑兵又要更胜一筹!”
“张老将军的统兵之能,奴才虽然没见过但也听说过。”
“以他统领100携带弓箭、长矛、盾牌的骑兵,足可以顶500普通骑兵!”
“因此,此战依然必胜,派遣斥候在山林之中反而容易引起鸟兽惊散之异动,给敌人准备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