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后的王朝,并非汉家天下,而是建奴女真。”
“建奴比之元蒙有过之而无不及,入关后,要亡的何止是大明,他们要亡的是汉人血脉。”
“潼关之屠,杀七千人。”
“嘉定三屠,杀十万人。”
“昆山之屠,杀四万人。”
“江阴八十一日,杀十七万人。”
“扬州十日,十日不封刀,杀八十万人。”
“同安,汾州,大同,潮州,永昌,四川,几乎灭绝人烟。”
“而大明最后一任帝王崇祯回天乏术,于煤山自缢而亡。”
“这便是大明江山的终点,境内百姓揭竿而起,边塞狼烟遍地,内外交困之下,被女真人窃取神器。”
张清没有感情波动的声音回荡。
小亭中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朱棣,朱标,皆是被一个个血淋淋的数字,惊得背后渗出涔涔冷汗。
彻骨之寒!
一个是太子,一个是燕王,他们自然想大明千秋万代,却也知道,王朝走向终点,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洪流。
但他们从未想过,大明之后,神器竟会旁落!
时至今日,大明都在为了彻底覆灭异族而努力,一直在追缴元蒙残部,为的就是让后世子孙能高枕无忧。
现在却告诉他们,大明没亡在元蒙手里,亡在建奴手里了?
而朱元璋则是微微出神,神情恍惚间,好像回到了许多年前。
那时他还是流民,还是走投无路朝不保夕的乞丐,在元蒙统治下暗无天日的苟延残喘的日子。
后世汉家儿郎,又得重蹈覆辙?
他好不容易才恢复中华,现在却有人告诉他,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徒劳。
在两百余年后,天下还是会被异族统治,百姓的生活还会更加水深火热。
一时间,这位年过六十尚且意气风发的帝王,也不禁感到迷茫。
刚立国,他这个开国皇帝,就仿佛隔着两百多年,看到了最后一个朱家人吊死在煤山上。
朱元璋沙哑道:
“说到底,还是咱老朱家的人没做好啊,若是没有内忧,坐拥中原之地,异族怎么可能打得近来。”
大明亡于内忧外患。
这内忧,他已经猜到是怎么回事了,不如说,他老朱就是干这个起家的。
自古以来,百姓都是很能忍耐的,他朱重八当年但凡能吃上一口饱饭,父母亲人没有饿死,他会把脑袋别裤腰带上,去造反?
会造成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当皇帝的没做好!
女真部族他知道,几年前刚刚从高丽那边归入大明治下,和蒙元各部族比起来,势力弱小的可怜,还时常遭受瓦剌部的劫掠。
就这样一个部族,日后竟能入主中原?
张清却微微摇头道:
“崇祯或许算不得明君,却绝对算得上勤君了。”
“只不过他面临的局面,除非陛下复生重新起义,否则大明仍旧是回天乏术。”
“若是他生在太平年代,或许会是个守成之君。”
“女真虽然人数不多,却骁勇善战,甚至已经学习了中原的农耕技术,种植五谷蔬菜,和寻常只知劫掠的游牧民族完全不同。”
“所以大明内忧之时,建州女真方能长驱直入,他们的那时的战斗力所向披靡,整个大明都只有一支部队能与之斡旋。”
.....
张清说着。
父子三人频频对视,都默契的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意思。
如果张清说的是真的,那这建州女真,绝不能留!
“大明末年回天乏术是因为内忧?”
朱标终究是忍不住,又问道:“这内忧又是从何而来。”
“主要是因为天灾.....”
张清刚想开口。
正此时。
轰隆隆——
晴朗的天空忽然炸起滚滚雷声,似乎在警告泄露天机之人,好自为之。
一股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
老天爷急眼了。
天机被张清一阵疯狂泄露,天机之力也被他狂薅羊毛,再不警告一下,老天爷不要面子的啊?
“再说下去,秦淮河怕是得又来一次水患了。”
张清自己倒是不怕,天道再生气,也只能对着他无能狂怒。
主要是老天爷掀桌子,照着朱标脑门来一道天劫。
那他以后都没得羊毛薅了。
再这,这次说的东西也足够朱家父子消化一阵子的,接下来的大明,应当要忙碌起来了。
“既如此,咱便也不叨扰了。”
朱元璋站起身,连茶水都不喝了。
“小道长,告辞。”
朱标和朱棣对视一眼,也站起了身。
“不送。”
张清兀自坐在原地,目送着父子三人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