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初将毯子放进洗衣机,放上水,启动了机器,然后她打开冰箱,拿出鸡蛋,到厨房做起了早餐。
张然伸了个懒腰,现在真有些饿了。他看着张婧初在厨房的靓影,问道:“婧初,我用你的电脑上会儿网,可以吗?”
“当然,你用吧!”
“里面没什么不能看的吧?”
“没有!”
张然打开电脑,点开网页,搜了一下《爆裂鼓手》的新闻,瞬间出来一大溜。
“中国有太多电影导演表现的都是压抑、纠结,甚至猥琐。而张然是一个异数,他说自己的电影是鸡血片,要让观众爽,而他真的做到了。《爆裂鼓手》速度、节奏、色彩、构图、剪辑、音乐……独特的电影语言令整部影片高潮迭起,全程无尿点!”——《北平时报》
“电影不应该叫《爆裂鼓手》,应该叫《炸裂鼓手》,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的血管简直都要炸裂了!张然没说错,《爆裂鼓手》就是鸡血片,让人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成都商报》
“《爆裂鼓手》是一部有些黑暗的励志片。对于渴望做出成绩的人来说,人人都需陈为这样的老师,需要那种时刻自我监督与鞭策的精神。影片中血泪交织的画面,以及打骂手段都可以看作艺术的渲染,真正需要观众认真对待的,是影片传达的信号:成功,并非儿戏!”——《楚天都市报》。
各大媒体对《爆裂鼓手》大唱赞歌,有公关的成分,但是写的基本上都是他们的内心真实感受。当然,苍蝇总是免不了的,《新晶报》、《南方娱乐报》等几家对张然充满恨意的媒体,继续着“***教育”、“反素质教育”等陈词滥调。
同时,看完《爆裂鼓手》的网友和粉丝纷纷在网上发帖表达自己对电影的肯定,并向网友们做起了推荐。各大论坛一片热议,整个电影好评如潮。
其中一个叫“青城无忌”的网友写的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凭着兴趣入行的新人,在魔鬼导师的训练下,经历重重折磨,最终突破自我,取得成功。我高中时候也遇见过一个类似恶毒的数学老师,全班每个人都被他骂过,嘴里各种侮辱性的语言,每次上他的课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可是他教的时候我进步最大。
人人都爱天才,但天才终究只是少数。我不是天才,只是普通人,我们要成功只能靠自己努力。我见过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天才未必成功,成功的人也未必是天才。
这是一部真正的励志片,它的就是告诉你:不管你多牛逼,只要你稍微松一口气,你马上就会被无数牛逼的人物干掉,你只有一路奋进,不断进步进步再进步,折磨自己,干掉敌人,冲出陷阱,突破极限后再突破新的极限,命都不要了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踏过自己和他人的鲜血,你才有可能成功!”
下面是一边倒的赞成,众多的网友纷纷回忆起自己的老师来:“我在同样变态的师傅手下呆了三年,祖宗十八代被骂了个遍,没空吃饭上厕所睡觉交朋友谈恋爱,脊椎侧弯,颈椎强直,严重慢性疲劳,什么都没干,就是学敲代码作软件。而我的极限在我妈看来不过是纸上吹牛皮而已。这个世界从不善待努力的人,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知道自己在努力,就是活下去的动力!”
“鸡血片,真正的鸡血片!张艺谋的《英雄》简直弱爆了!我学过乐器,相信每个练过乐器,或者在艺术表演方面付出过汗水的人都能找到深刻的共鸣,那种对严师又敬又怕,想汲取他们的能量却感受被逼至悬崖的窒息感,天才都是逼出来的!”
张然正看得起劲,张婧初端着热乎乎的鸡蛋面走过来,放在张然的面前。她看着张然的脸,微笑道:“吃早饭了,看看我手艺怎么样?”
张然拿起筷子拌了拌,然后尝了一口,点头道:“味道好极了,而且里面有一股特别的味道!”
张婧初不解地问道:“什么味道啊?”
张然认真地道:“幸福的味道!”
张婧初的笑容灿若桃李:“油嘴滑舌!”
张然指着自己的嘴巴,道:“现在确实是油嘴,至于是不是滑舌,得你来试试!”
张婧初给了张然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流氓,我不理你了!”
说完,她转身回到了厨房,然后端着自己的碗,坐在张然的身边,哧溜哧溜吃起来。
这样的早饭在普通不过,张婧初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是这样过的,但是今天她却觉得特别香,真的像张然说的那样,有一种幸福的味道。幸福是一种感觉,就像吃早饭,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和谁一起吃。
吃过早饭,张婧初收拾好碗筷,去厨房洗碗,张然则继续看新闻。尽管首映很成果,媒体和网友反映都很好,但毕竟是张然第一部在全国公映的电影,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2003年各大院线还没有联网,很多影院采用的是手工票,统计票房比较慢,不像十年之后那样,过了午夜十二点,大致的票房就出炉了。
等到下午三点,张然接到了韩山平的电话。《爆裂鼓手》的首日票房统计出来了,首日票房240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