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这家杂志。”
林杨心中已经确定了百分之九十九,但还是想百分之百的确定。
“你感兴趣?”,办公室里的中年人好奇的问着。
现在的年轻人,如果让他们选的话,绝大多数人应该会选电视台的。
感觉有意思,他开始和林杨介绍了起来。
“《人间指南》是一份历史比较久的杂志,编辑部主要负责联系作者提供稿子,采访,组稿……”
随后,他看了看四周,小声和林杨说道:“年轻人,听说这家杂志社效益可不好,你一定要好好想想。”
说完,他拿出了身边的一本杂志。
“我们办公室有很多上面强制订的杂志,好的都让人拿回家看了,剩下的都是没人看的。”
林杨拿起杂志看了起来。
他看的不是里面的文章。
而是编辑的姓名。
在上面,他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戈玲、李东宝、余得利、刘书友……
这些都是《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人物。
这一刻,林杨明白了,原来他来到的不只是《我爱我家》的世界。
说不定以后还会出现其他林杨熟悉的人物。
“有意思……”
林杨的嘴角勾起了笑容。
“确定了,我去《人间指南》编辑部!!”
他的语气非常的肯定。
对面的工作人员愣了一下。
他完全跟不上林杨的脑回路。
真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想的。
再三确认之后,他叹了口气,给林杨做了登记。
随后,一封介绍信交到了林杨的手里。
“小林,一定要收好,我们会联系杂志社,这个星期手续办好,下个星期一去报道。”
林杨点点头,道了声谢就离开了。
……………………………………
当天下午。
《人间指南》编辑部。
主编老陈在办公室里看着转过来的档案,眼镜向上推了一下,眯着眼睛看了半天。
“林杨,中文系毕业,成绩优秀。”
“真是没想到,杂志社这么不景气,还有人愿意来,现在的年轻人还是有能吃苦的。”
老陈欣慰的说道。
现在《人间指南》越来越没人看,这两年一直没有新鲜血液过来,没想到现在来了个惊喜。
随后,老陈走出办公室,还大家说着这个消息。
平时有些死气沉沉的编辑部,总算有了一丝涟漪。
“这个年轻人不错啊”,一身蓝色制服,五十多岁的牛大姐说道。
头发有些秃的李冬宝说道:“您可不能光看长相,还得看是不是内秀。”
“冬宝,你还是抓紧时间治治头发吧。”
不远处,负责拉赞助的余得利说道。
“要我说,有人进来是好事,年轻人更有朝气。”
一个二十七八岁,穿着黑色套装套裙,里面是黄色毛衣,穿着高跟鞋,留着黑长直的头发,身材修长,面容姣好的女生说道。
她是编辑部的女编辑戈玲。
“别说,这小伙子和咱们戈玲看起来挺配的”,老好人刘书友说道。
“得了吧,老刘,我可比人家大好几岁。”
戈玲一边写着东西一边说道。
不过她看着林杨的照片,觉得这个男生确实长得很好看。
对他的印象非常的好。
……………………………………………
晚上。
贾家。
傅明听到林杨已经确定工作的消息,开心不已。
他的老朋友去世这么多年,一直是他和老伴照顾着林杨。
现在林杨已经长大了。
傅明激动地带着林杨去到老友的墓前,摆好烟酒,说了半天。
回来的时候,还去饭店打包了两只烤鸭,还通知保姆小张做了一大桌子菜。
饭厅里,傅明打开了自己一直舍不得喝的茅台。
“林杨下礼拜就去单位报道了,今天我高兴,放开了吃。”
“我们也高兴”,贾志国开心的对林杨说道:“老三,祝贺你,作为一个在机关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前辈,我得叮嘱你几句……”
十分钟之后,这“几句”终于说完了。
“行了,大哥,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贾志新掏着耳朵说道。
他的表达方式就很简单,全在酒里。
林杨连着喝了好几杯才停了下来。
贾圆圆才十一岁,喝酒是不可能了,于是专心致志的吃着烤鸭。
“三叔,我得快点长大,工作以后,让我爸买四只烤鸭,不对,全家一人一只。”
林杨被这番话逗笑了,“别这么急着长大,童年才是最快乐的时光。”
贾圆圆吃着东西,含混不清的答应着,看样子她是不明白。
………………………………………
庆祝完之后,贾家的生活还像往常一样。
林杨趁着这几天还没上班,又买了几件衣服。
抽空,还和以前的同学聚了聚。
他们很多人和林杨差不多,都算是二代出身。
不过绝大部分家里管得都比较严,就算是没出息的,也没敢借着家里的关系私下做什么勾当。
很多人都不想和父母一样进单位,而是想做生意闯一闯。
不是因为别的,实在是被那些生意人赚的一沓沓票子吸引的眼馋。
去上班,一个月就几百块钱,出去做一趟生意,运气好的话,几万都不成问题。
有几个比较谨慎,觉得还是得有一技傍身。
有人想去学BP机修理。
林杨好心的提醒了对方,让他换个行业。
这几年,手机已经开始普及了。
真要是学BP机修理,他没毕业,BP机先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