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乱世来临,所有的规则、律法、道德、教条都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只有敢于打破这些教条规则的人,才能洞见初心,找回本我,抛却了道德、规则的束缚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从而在乱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曹操,天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的眼里,规则是用来打破的,道德和律法是拿来利用的,教条是自己用来说服别人指使别人的!乱世之中,只有这样不顾世俗偏见,不顾道德礼法,不被世俗言论所误导,不在乎世人的看法和评价,坚持自己所见所思,坚定自信的认为自己所做的才是正确的人,才能够在各种阴谋诡计中安然生存,才能够在你死我亡的纷争中角逐胜利。
有的人需要用很久才能总结出来这样的道理,但曹操似乎天生就会。在曹操很小的时候,因为叔父不喜欢他,经常在他父亲曹嵩面前编排他的不是。曹操知道了以后,并没有急于辩解,而是选择在一日彻底解决掉叔叔带来的麻烦。有一日,庭院中只剩下了曹操和叔叔二人,曹操突然倒地不起,翻着白眼嚷嚷道肚子疼。叔叔一看吓坏了,赶忙去找曹嵩。曹嵩来到庭院一看,曹操一人玩的正欢。曹嵩纳闷的问:“你不是肚子疼吗?”曹操道:“那叔叔向来不喜欢我,经常编造我的是非说与父亲,岂能当真?”于是曹嵩自此以后再也不相信那个叔叔所说的关于曹操的坏话。当时南阳有一个看人很准的名士,名叫许劭,在见过少年曹操后给出了个影响他一生的评语——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从洛阳城逃出来的曹操明白了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将贯彻他的一生,让他受用不尽。这个道理便是——别人颂扬道德也好,赞美正义也好,其实背后都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目的,道德和理法不过是那些用来控制别人甚至攻击别人的一件武器而已。而要想不被别人拿着道德理法的工具来攻击自己,唯一的方法是自己的实力足以消灭掉所有敢于诋毁、攻击自己的人。在这乱世之中,做个君子做个好人毫无意义。输的只能是那些软弱无能、将不被别人欺负的希望寄托于道德理法的人!曹操明白了这一点,忍不住放声大笑,回望过去那个一腔热血、为了朝廷和皇上的安危情愿肝脑涂地的少年,连曹操自己都觉得可笑!如果你真的想要主持正义,那就必须恶过所有的坏人,敢于拿起屠尽天下的刀,才能真正去主持所谓的公平和正义!所以曹操说出了那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想明白的曹操决定先武装自己,在这乱世之中硬实力才是说服一切的硬道理。如今朝廷法度荒废,人心离乱。这正是英雄一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因为乱世的生存法则就是——你只有比别人恶,你才有资格保留善!曹操想要招募义兵,但发现自己的身家离组织起一支部队还差的太远。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即使做着朝廷的官员,又有多少家底呢?所以曹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说服自己的家族,让他们拿钱出来!
沛国谯县,在曹嵩的召集下,曹家和夏侯家的两大族群聚集在一起,准备听听曹操怎么说。
这曹家和夏侯家乃是世代通家之好。曹操的祖父名叫曹腾,原本是个颇有权柄的大太监,因与夏侯家交好,夏侯家便将夏侯嵩也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过继给了曹腾,做了曹腾的儿子。曹腾死后,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一度做到官至太尉。所以曹嵩既姓曹,有着曹家人的支持,身上又流淌着夏侯家的血脉,夏侯家自然也不把曹嵩当外人。两家都还指望着这个位高爵显的曹嵩能够多多帮衬呢,今天曹嵩召集,这个面子自然是要给的。
众人听完曹操的创业路演报告,都沉默了。这尼玛是放着安生日子不过,非要折腾的节奏啊。你在朝廷混不下去了,回来沛国,乡里乡亲的一人帮你一把也不至于把你饿死,为什么非要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出去拼命呢?
曹嵩看众人沉默不语,先开口了:“刚才阿瞒已经给大家说的很明白了,大家作何感想?”
夏侯家的族长叫夏侯誊,年近古稀,须发皆白。他先开口道:“阿瞒自幼聪明伶俐、胸怀大志。但要我们拿出积蓄、变卖田产助他起兵,那我等以后何处安身立命?莫非老弱妇孺也要随军旅奔波不成?”
另有一人道:“是啊!况且当今虽说朝廷允许地方募兵,但仅仅是地方刺史太守有此权限,你不过是朝廷的一介典军校尉,若就此募兵,岂不是形同造反?”
曹操看了一眼那人,却是曹家的族长名叫曹凖的。
还未等曹操答话,又一人说道:“我倒是觉得孟德此言有理!当今天下大乱,已经不是我等安享太平之时。黄巾贼来的时候,我们举家躲避,如今董卓又倒行逆施,少不了会祸及我族。大丈夫正该轰轰烈烈做出一番事业才对!”
曹操对那人点头示意,表达感谢。这人曹操认识,名叫夏侯惇,前些年打死了人,曾求到曹嵩和曹操门下,让他们代为说情。也是多亏了曹嵩在朝中有几分薄面,这才保下了夏侯惇免受牢狱之灾……
曹仁也站了出来道:“各位族长想要做个富家翁,安安生生过日子。可是天下既乱,安容我等踏踏实实过日子?英雄豪杰奋起一搏,进可逐鹿天下,名震华夏,退当能守护家小,不被他人所欺辱,我觉得曹操此计可行!”
曹操还没有开口,堂上便吵了起来。又有几人各抒己见,说了自己的想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曹操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提出反对的皆是宗家嫡亲一脉,他们生活富足,有大把的家产和财富,他们只想保持现状就行。而提出赞成的皆是分家庶出的子弟们,家中资财本就不丰,若有机会脱离宗家的控制,凭自己的实力闯出一番家业,他们自然乐意追随。想到此处,曹操已然明白,当下道:“各位的担心顾虑我已了然。我既然决定起义兵,自然做了完全的准备。京中好友袁绍、张邈等今皆是一方大员,手握征兵之权,我可暂居于他们麾下,征兵统伍!有了军队,得以立足后,我自有万全之策妥善安置。诸位若想随我建立不世功业,成就寰宇英雄之名,可随我前去共图大事。若不愿意,我也绝不强求,各位自在家中安享天年便是。”
曹操这般一说,众人倒没有了意见。宗家多少拿出了些许银两,资助曹操,再加上曹嵩和曹操积累的财富,这么一盘算,约莫能招募一支万人的军队。很明显,这个军队的数量还是太少了,不过好在,曹操获得了分家的支持,拥有了一个自己信任的班底,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聚集到曹操的麾下,成为了曹操开创基业的柱石班底。
曹操带着自己的班底来到陈留,找到张邈,借他的地盘招募义兵。张邈和曹操毕竟是故交,再加上自己也确实需要有能人帮衬,如今有人在自己麾下征兵起事,自然是求之不得!很快,曹操拉起了一支队伍,有个万把来人的样子。曹操深知,这支队伍如果寄于张邈旗下太久,迟早有一天会生出变故。张邈是何等心性的人,曹操还是了解的,如果在张邈旗下呆的久了,自己这支队伍迟早会被张邈吞没!
现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找个地方去打仗,如此才能避开张邈的诸多掣肘之处。好在曹操早有打算,因为自己决定立起一杆大旗,一杆足以影响天下,让自己站在道德法理制高点的大旗!有了这杆大旗自己才能在这乱世站住脚。用这杆大旗去打仗,自己才能堂而皇之的用兵打仗,才能名正言顺的逐鹿中原,才能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曾在沛国许下豪言说自己有万全之策,这个万全之策便是利用董卓的废立之举,树立起自己想要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