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盐工人的行为让郑智鑫大为触动,有些意动的伸手也捏了一小撮盐放进嘴里。
抿了抿,细细品味了一下,他震惊的发现,这种精盐的味道咸中带着一丝鲜甜,完全不像官盐那般夹杂着一丝细微的苦味。
“这....这下再也不用担心钱财了!”
郑智鑫兴奋的高呼。
市场遵循着优胜劣汰,只要吴王殿下的这种精盐涌入市场,那如今市面上的官盐,恐怕会迅速丢失市场。
整个大明的盐业每年能够产生多大的利益,郑智鑫连想都不敢去想,因为实在是太恐怖了。
“走,姚主管,我们和吴王报喜去!”
郑智鑫激动的拉着姚少宝出了制盐工坊,径直朝着临时的吴王府而去。
对此,姚少宝也是无奈一笑,这郑大人,也太大惊小怪了。
不过,他倒也没有拒绝,毕竟自从上一回郑智鑫为了帮殿下守住海城,而晕倒在和户部官吏争执的现场,他就已经彻底把郑智鑫当成是自己人了。
真心实意为吴王殿下办事的,那都是他姚少宝的朋友。
“吴王殿下,成了,毒盐真的变成优质的食用盐了!”
人还未至,兴奋的喊叫声倒是先一步到了。
“郑大人,淡定,别一惊一乍的,不就是把毒盐变废为宝而已么!”
内厅,朱允熥一边喝着茶水,一边非常淡定的随口说了句。
郑智鑫闻言,顿时有些尴尬。
呃....
好像在我眼里惊天的大事,好像在吴王殿下眼中,有些不值一提啊!
不过也不奇怪,吴王殿下那就是仙神一般的人物,而且这制盐方法也是殿下想出来的,他恐怕早就知道结果了。
“吴王殿下恕罪,是下官失态了!”
郑智鑫尴尬的笑了两声,然后看着朱允熥询问道:“不过,吴王殿下,咱们手里也没有盐引啊,该如何出售这些优质精盐?”
明朝想要贩盐,那就必须要有朝廷颁发的盐引。
没有盐引贩盐,那就是卖私盐。
在大明律中,贩卖私盐那是大罪。
“盐引?为何要盐引啊!”
朱允熥理所当然的道:“本王的卖盐,可不需要盐引。”
“啊!”
郑智鑫顿时愣住了。
“郑大人,殿下说的没错,我们卖盐并不需要盐引。”
这回开口的并不是姚少宝,而是张居正。
“吴王殿下,下臣愚昧,还请解惑!”
郑智鑫平日里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可每次到朱允熥面前,自己就好像是个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懂。
还有这个忽然之间出现的张居正,也给他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这个人不但聪明,而且把海城管理的井井有条,简直是非人哉。
朱允熥看了张居正一眼,后者知道自家王爷懒的开口解释,于是便开口解释了起来。
“郑大人,你可别忘了,这个世上,除了大明朝外,还有许多的国家和政权。”
“咱们远的不说,最近的就有北元、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北山野人、林中百姓、北山女真等等。”
“这些国家和部落,可不像大明那样,贩盐需要盐引,咱们的盐完全可以卖给他们。”
“当然了,若是想把盐卖给大明也不是不行,大不了套一个外族商人的身份,去把这盐卖给大明朝廷。”
“这样一来,能够赚取的钱财,岂不是远比向朝廷拿盐引赚得多!”
张居正的一番话,放郑智鑫豁然开朗。
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只是,隐隐的,不知为何,郑智鑫总觉得吴王殿下似乎对朝廷,甚至是对比下有些.....
不会的,怎么可能,吴王殿下可是皇孙。
郑智鑫很快撇去了脑子里那些白痴想法。
接下来的日子,海城的贩盐生意就开始了。
而且,因为海城的盐品质上佳,口感一绝,价格近乎是大明官盐的两倍。
当然了,这些盐全部贩卖到了大明周边的那些国家还有部落。
正当海城热火朝天的时候,危机正在逐渐逼近。
距离海城西面五十里左右的地方,这里大量出产制作红砖还有水泥所需要的原料,但这里并非大明的国度,而是北元的势力范围。
因为海城扩建投入的民夫队伍越加的壮大,来这里取原料的队伍也大了不少,弄出来的动静自然也小不了。
距离最大的原料产区不远处的一座不起眼的山坡上。
一队人数不多的北元斥候,跨坐在战马上,正远远地眺望着干得热火朝天的海城队伍。
其中,领头的十夫长有些震惊的看着远方密密麻麻劳动的人吃惊道:
“这些人都是什么时候来的?我们两个月前路过这里的时候,还是一片白地,这才多长时间,怎么会出现这么多人在这里劳作?”
“还有,他们在搬运什么东西?看运输车队离去的方向,似乎是海城!”
十夫长身后的一众斥候也是一脸震惊。
他们几乎都瞪大了眼睛。
因为这个地方是他们大元的势力范围,而这些人一看服饰就知道是大明朝廷的人。
大明朝廷的民夫,怎么敢如此大规模的在他们大元的地盘上活动。
而且,他们似乎还在不停搬运着什么东西。
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但这些都属于他们大元,怎能容许大明朝廷的人随意取走。
“队长,那些汉人冒着危险,这么兴师动众的来这里采矿,很显然这些东西对明廷的人很重要,咱们绝对不能让他们继续这样下去,要不然的话,明廷的实力一旦再有增长,说不定又要来北征了。”
一个头脑激灵的斥候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对十夫长说道。
这个十夫长闻言,目光一寒:
“明廷欺人太甚,竟然敢如此正大光明的来抢夺我大元的东西。”
“走,回去,将这里的事情禀报给大汉,让大汉来定夺。”
似乎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十夫长留下了两个斥候继续监视外,其余的人全部快马而去。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一座山头上,有人将这些斥候的一举一动看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