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京城,还远没有后世发达。
房山虽然已经划归为京城管辖,但老话怎么说来着?
京涿州,怯良乡,不开眼的房山县。
良乡就在房山,但属于远郊地带。
对京城来说,这个地方已经是远得不能再远的乡下。
怯良乡,说的就是乡下人没见过大世面,进了城难免胆怯。
不开眼的房山县,这个说法能追溯到清朝。
说的是房山人办事小气,扣扣搜搜。京话就是‘不开眼’。
反正,对京城人来说,天底下难道还有比皇城根儿更好的地方吗?
除了这四九城,都是乡下。
韩春明跟着荣宝斋的一众人等去房山,刚到第一天,就住进来县里的房山招待所。
带队的李伯实去找政府商定行动,他们这些小兵则闲了下来,也没人管。
“韩老师,这通知下去,总要个两三天才会陆续有东西到,不如趁这个机会去别处玩一圈吧。”
一般荣宝斋下来收东西,前两天就和放假一样,郊游似的。
这次来房山县的人员,大部分都在二十来岁左右,挑大梁的就李伯实和另一位资深鉴定师,再就是韩春明。
韩春明自然是和这群年轻人待在一块。
他件众人看过来,似是想让他拿主意的样子,便笑道:“周口店猿人遗址,去不去?”
“啊?韩老师,您怎么想去哪呀?”
众人不懂了,这猿人遗址虽然意义重大,但和他们这些人没什么关系呀。
他们是搞古董的,只管最近几千年的东西。
猿人遗址那是搞考古科研的才在意。
“别不去呀,去看看又不会少块肉。去了请你们吃饭。”韩春明笑道。
一听能吃大户,众人立刻就同意了。
“哪可要快点,不然就赶不上下午回来的车了。”
他们在的招待所距离猿人遗址也不过三十公里。
但在这个年头,这个距离已经算远的了。
遗址之外,一片萧瑟。如今已是深秋。
韩春明看着嬉笑的人群,突然觉得自己独立于时间之外一般。
几十万年前的原始人在他面前打转,手里拿着几十年后才出现的智能手机。
荒唐又滑稽。
韩春明是穿越者。
有时候他也好奇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
他固然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理想,但有时还是觉得孤独。
“韩老师,您在想什么?”
“我在想几百年后,我身上穿的衣服会不会成为古董,为那是的人们带去几百年前的时尚。”
“我在想几百万年后,我残存的化石会不会被考古挖掘出来,让那时的人们知道,现在的我们又是怎么生活的。”
“韩老师,您这说的也太玄乎了吧。”
韩春明也这样觉得,即便他有系统加身,也不可能为这片深爱的土地奋斗百万年。
……
第二天,众人想去云居寺看看。那里藏有14278块石刻大藏经。被誉为京城敦煌。
不过李伯实说县博物馆的人要见一见他们,韩春明虽然年轻,但多少也算管事的,就跟着过去了。
其实所谓的见一见,不过是吃个饭,聊个天而已。
此时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娱乐方式。
韩春明应和着聊着天,不用花太多心思便融入其中。
送走客人,韩春明转身却发现还有一位没走。
他认得,这是美术馆的袁甫。
“袁老师,您是还有什么事吗?”韩春明问道。
聊天的时候他就注意到,袁甫有什么心事。
袁甫有些忐忑的夹着包,看了李伯实一眼。
韩春明比较太小了,也不是荣宝斋的领队。
“老袁,你是为那幅画来的?”李伯实显然知道这其中的情况。
李伯实点点头,从包里掏出一卷包好的画。
摊开一看,是一片江景。
自信看,大概是巴蜀一片。
正是长江水域中最惊险的一段,山峦叠嶂,烟波浩渺。
韩春明一看便知,这画不错,但并非古董。
应该就是袁甫本人所画。
技法纯熟,可称名家。
不过单就这幅作品,似乎有些草率,像是样稿。
袁甫有些失落的点了点头,诀别似的拂过这幅不大的巴山蜀水,像是在作告别一般。
他慨叹的将画推到桌子中央,一时无语。
“我那画可能是不成了。”
又是一阵语塞,袁甫道:“只是我还想留个念想。”
“你们把我那原稿装裱起来,行不行?”
袁甫说完,力气耗尽一般,久久不语。
李伯实向韩春明介绍一会,韩春明才弄明白刚才袁甫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来几年前,袁甫接到任务。
为当时新建的京城饭店东楼大堂创作一幅壁画稿。
壁画设计中横贯大堂半空,将大唐三面合围。
而整幅壁画更是长六十米,高三米。
足以称得上鸿篇巨制了。
袁甫最终选定,绘制一份《长江万里图》。
他邀请一众好友耗时三月沿长江沿线采风写生终于胸有图景。
然而写生归来,形势急转直下,这幅画被否了。
袁甫无奈,多方奔走无果。
他当前所想,是将长十米的纸本原稿装裱起来,也算有个交代,有个念想。
然而装裱一则要钱,二则这幅画被上面否定过。
“十米长,半米宽的原稿,装裱要多少钱?”韩春明问道。
他在荣宝斋待了有段时间了,但对装裱却不怎么在意。
主要精力都用在修复和鉴定上。
“单单是材料钱,就要十几块。”李伯实道。
十几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不说如今身价八千多的韩春明,就是被下放到县里当美术老师的袁甫,也不是拿不出这个钱。
但问题是,这幅画被上面否定过。
这种无奈,是时代的无奈。
李伯实和袁甫一时沉默。
韩春明却突然笑道:“我当多少呢,这幅画我来装裱吧。”
不大的声音,在袁甫耳中宛若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