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州码头,主要地段张贴了寻人告示,告示内容是:家不可一日无主,妹盼望哥哥嫂嫂尽快回家,你的亲人都在等你。
署名:澜妹。
澜字是晶澜的闺名,外人不知道。只要哥哥或是鱼妇看到这张告示,他们心里自会明白啥意思。
第三日,成映和晶澜请来晶家老爷子,并在管家的陪同下,来到盐州码头。
盐州码头是整个晶家船帮的总舵,他们平日里的一切大小事务,都在这里集会决策,并传达整个运河船帮。
老爷子来到码头,船帮老人们自不敢怠慢。尤其是晶安的管家陪同,也算是比较有说服力了。
管家在码头上当众宣布,总舵主临时有事前往京都,家中一切事宜交由晶澜打理。
晶澜本身在船帮占有一成股权,加上有老爷子在场力证,一众新老人员更是无话可说,只有唯命是从。
说到成映,他现在只能以晶澜副手的名义,在一旁出谋划策了。具体的发号施令,还要靠晶澜。
成映对经营船帮没有任何经验,但他想的是出门在外靠朋友。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人,那就是茂银堂的浩正了。
与其自己在这里瞎费脑筋,不如找个有经验的来更省事。
浩家银铺在江南遍地开花,盐州就有一个他们家的分店。
成映手拿银票在路上走着,心里还在嘀咕着,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你了。搞经营我不懂,就只能把你搬出来了。
不知不觉的来到茂银堂,才发现这家银庄开在盐州繁华地段的街口。
进了银庄,向掌柜的说明来意,并出示那张银票。掌柜的看了银票,二话没说的拿着银票就往里间走。
“喂,那可是一千两银票啊!”成映赶忙喊住他。
掌柜的回身一笑,即说:“这是一张没用的银票,我拿着也只是帮你通知它的主人。”
掌柜的进后院去了,成映始终没搞懂,一张银票怎么就能通知到浩正呢?
待掌柜的出来,成映想要回银票。掌柜笑呵呵的告诉他,银票已经绑在鸽子腿上飞走了,通知主人去了。
成映顿时被搞的无语又好笑,原来这张银票只是一张证明自己的工具,浩正见到银票,自己就会来了。
一看没自己啥事了,他向银庄掌柜的道别,返身回码头。
待回到码头临时设立的东家房,屋里除了晶澜,又多了一位老先生。老先生坐在晶澜的书桌前,聚精会神的看着账本。
“这是……?”成映不解的低语。
“这不是你请来的吗?”晶澜讶异的看着他。
“我请来的?”成映更是蒙圈了。
晶澜让他凑近了,低语:“这位先生是茂银堂的账房,他说是你请他来看账的。”
成映一下子欣喜万分,着实没想到,浩正竟然变成了及时雨,知道他此时最需要什么。
过了很长时间,账房先生终于把大账看完了。他招呼成映和晶澜都过来,开始逐项细说起来……
首先是晶家的账,账面基本平衡。但是近两年有一定的亏空,这应该和那些岛国浪人不断的袭扰有关系。
再者就是那次两海总督调兵远征岛国,这里面的亏空巨大。尤其是回来后的船员家属抚恤,基本让晶家船帮这一年都白干。
而且岛国浪人每次袭扰,晶安都要开仓赈济。目前来看,晶家账面上的钱不多,有点挪东墙补西墙的感觉了。
账房先生又说到第三点,那就是运河沿岸的船帮码头有所欠薪了。船员伙计穿衣吃饭,缺了钱,一天都生活不下去。
他要成映考虑一下,是时候找银庄借贷一下,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去。
成映听明白了,原来浩正派人来查账,是看晶家还有钱没有了,没钱我借给你。
他心说这浩正不是来帮他的呀,是来放贷来了。这兄弟做的,心思都钻到钱眼里去了。
他的脸色顿时有点难看,账房先生老谋深算,看出来成映有点不悦。当即笑说道:“少主可能有所误会,你和浩正少爷是挚友,少爷说了,别的忙也帮不上,如果借钱,免一年的息。”
成映顿时笑了,晶澜也在一旁高兴起来。
他二人什么都不懂,成映索性又问这借钱该借多少?
这世上哪有向别人借钱不知道借多少的,也就他们傻人有傻福。
账房先生说现在唯一需要做的,是尽快把船员的欠薪补发了。目前来看,欠薪不到俩月,按照整个晶家船帮每月的进账,至少需要三个月的备用金。
“那具体数字是多少呢?”成映蒙头蒙脑的只管问。
账房先生笑着伸出了一个巴掌,“五十万两。”
成映傻眼了,他不敢相信的看着晶澜,“这事还是你做主吧,我没见过那么多钱。”
晶澜捂嘴笑了笑,随即问账房先生带借据了没有?
没想到人家一套东西准备的挺全乎,直接从包裹里拿出了借据,现场办公。
“有备而来呀!”成映又跟了句。
晶澜抬手拍了他一下,“别胡说,这是向着咱们的,对咱们有利。”
账房先生在一旁点头笑了笑,“不瞒二位,如果不是浩正少爷出面,你们一分都借不出来。”
“还有,已经有外人盯着晶家了,据说还是一个官家,他曾经向茂银堂打过招呼,不准向晶家放贷。”
“记得前不久,晶家大掌柜的晶安,曾经去过一趟茂银堂。他吃了闭门羹,被我家掌柜的拒绝了。”
这话都听懂了,成映和晶澜相视一笑。他们来盐州码头的第一天,就为晶家立下了大功。
“这个功劳记在你身上。”晶澜笑盈盈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