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绵竹。
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的古城。
三国时期的诸葛瞻,为了保卫大汉的江山,便是在绵竹战死沙场。
绵竹古镇。
更是整个绵竹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也是当地的旅游胜地,主打的便是三国题材的文化。
年轻人嘛。
对三国这段历史喜欢的人很多。
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吕布杀义父……
这些故事那可谓是耳熟能详,倒背如流。
所以来这地方旅游的人很多,仅次于锦官城的武侯祠。
这一天,镇上来了一个说书人。
说书人这个职业在现在已经很少了,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
他讲的口若悬河,倒是吸引了一大波游客,以及附近的商铺店主。
王老汉今年六十几岁了,是一家汤圆铺的掌柜,最喜欢的便是听评书。
这倒也是恰好,赶上了这说书人,便赶紧过来听。
“先生,你打算讲什么故事啊?”有个学生问道。
说书人笑着回问:“你想听什么故事?”
那学生道:“我们来这里,自然是想听三国的故事啦!”
“就是,我想听吕布戏貂蝉!”
“我想听曹操戏邹氏!”
“我想听孙权与大乔小乔的故事~”
“你们太肤浅了!我想听刘关张三兄弟一起的故事!只有我最正经!”
说书人微微一笑,手中折扇一甩,当即说道:“给位看官,这次我们不讲三国,我们给大家换一个故事,保管比三国更好听。”
学生们有些纳闷,你这绵竹古镇主打三国题材,你这说书人不讲三国,那讲什么?
只听那说书人说道:“我给大家讲讲《王将军血战滕县》!”
也不等学生们开口,只听这说书人便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话说百年前,正值霓裳犯境,我夏国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这霓裳大肆屠杀我夏国百姓,**母亲姐妹,毁我良田庄稼,烧我房屋祖宅……以至于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带孝,处处闻哭声……”
“王将军生于蜀地新都,幼从叔祖父资学,小学毕业而入军校,蜀地军校毕业后为刘师长麾下当少尉排长,自是为蜀军之一员,身经百战。”
“后霓裳侵我大夏,杀我同胞,王将军以赎残民之愆,自请出川报国……”
“大军出剑门,转战夏国大地上千里,战功赫赫!敌寇闻风丧胆……”
“……”
“为保台儿庄之战全局,王将军率三千孤军至滕县,阻挡三万敌寇之重兵!”
“敌强己弱,王将军抱定以死报国之心,对部下言道:以我军薄弱的兵力和破败的武器,担当了保卫徐州的第一线的重大任务,力量已不够是不言而喻。”
“我等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
“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二十年内战之罪愆!”
“……”
“城破之时,援军无望,将军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其上八个大字——决心死拼,以以死报国!”
……
说书人绘声绘色,人人感同身受,老人更是热泪盈眶。
直到夜晚,说书人走了,人群逐渐散去……
天色已晚。
王老汉便要收拾东西,打烊了。
他好像还沉浸在说书人慷慨激昂的故事中,耳边还依稀回响着厮杀声和枪炮声。
这时的古镇格外的冷,这种冷,不是北方那种嘎巴干脆的冷,而是无孔不入,又黏又湿,缠缠绵绵的冷。
王老汉哆嗦着身子急行,不多久,就看到了汤圆店铺挂着的红灯笼。
此刻,儿媳妇玉兰正在熄火打烊,门板铺面已经上了,给王老汉留着门。
王老汉心中一暖,似乎看到了店里熊熊炉火,脚步更加快了。
就在这时,王老汉突然感觉有人撞了自己一下。
回头一看,借着朦胧的月色,只见眼前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
这孩子打扮的非常奇怪,衣衫单薄褴褛,背上一个竹编斗笠和一把大刀,肩上扛着一把步枪!
眼窝深陷,面黄肌瘦,就像是走了好长一段路似的。
王老汉被吓了一跳,失声道:“娃子!你是什么人,怎么这身打扮?”
那孩子却是说道:“我有点饿,我想吃一碗家乡的汤圆……”
吃汤圆?
王老汉细细打量了一番。
心想。
这孩子估计是拍抗战戏的群众演员,这么小就出来打拼,连饭都没吃……
王老汉心软了,于是说道:“娃子,正巧,我们家就是做汤圆的,免费给你吃一碗。”
那孩子激动道:“谢谢您了!麻烦您了!”
“没事,玉兰啊,快去煮一碗汤圆!”
ps:求鲜花,求评价票……作者菌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