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也吃到了传说中的长生宴,但对他这个向来对事物没有讲究的人来说,多么美味的佳肴在他看来,跟军中的大锅饭都没有多少差别。
甚至如果要比较的话,李弘对于军中的大锅饭,倒是更喜欢一些。
夜色笼罩在青城山上,夜空中明亮的星星让人站在山巅,总感觉伸手便可摘得入怀中。
来到青城山时已经是中午,如果再下山返回,时间根本来不及,何况皇室也从来没有说是匆匆到达一个地方,而后又匆匆离去的习惯。
哪怕是一向对轻车简骑最为青睐的太子殿下,如果到了地方出行,就算是不带太子仪仗,不带随从等等,但只要有地方官员陪同,整个队伍加起来也得四五百人。
所以山上两百人的亲卫队守卫着太子殿下的安全,权善才与苏宏晖又在半山腰上布置了一道防线,加上山底下的太子仪仗,以及滞留的其他人等,整个青城山前往主峰的道路,基本上已经全部被封闭。
在如此固若金汤的防线下,显然无论是都觉得很有必要,哪怕是权善才、苏宏晖,最起码这个时候他们可不希望李弘在他们的治地出事儿。
常道观的灯火比往日要增加了很多,所以如今哪怕已经是深夜,每一条栈道、石板路都是被照的灯火通明。
气温异常的温和,山峰中的空气也少了一丝湿气,坐在凉亭内看星星、喝着青城山的本地茶水,享受着偶尔吹过来的丝丝山风,倒也不失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也难怪无论是孙思邈还是李淳风等人,哪怕是后世的李白等大家,也都愿意来到成都府或者是青城山,做短暂的旅居。
袁客师与李谚相继在这里已经十年有余,袁客师倒是还好,甚少下山,基本上已经开始耳熏目染的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开始过起了戒律清规一样的生活。
而李谚相对于袁客师来说,虽然没有把夫人与儿子接到常道观,但时不时会在天师洞参天悟道后,来到山下与夫人、儿子相聚。
所以当李淳风提起自己的孙子时,李弘那惊恐的眼神以及不可思议的神情,好像是自己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儿似的。
“殿下,准备好了。”苏宏晖带着两个手下走过来,向李弘行礼说道。
李弘点了点头,而后不等他说话,花孟便跟尉屠耆两人,跟着苏宏晖身后的两人,往上清宫后方走去。
上清宫之后乃是常道观建在主峰上的最后一道宫殿,由两殿三院组成的建福宫,两殿除了平时其他道士所住,跟供奉一些道家祖师外,便无任何其他。
而再往后的三院,则便是为皇室宗亲或者是一些贵客准备的客房,李弘不曾下山,自然是需要住在这里,而住在这里,也只有他有资格住进两殿三院内。
不一会儿的功夫,花孟与尉屠耆便走了回来,花孟肩膀上不知何时海东青站在了上面,看样子一人一鸟的紧张关系好像融洽、缓和了一些,最起码海东青没有仰着鸟头做不屑状。
上清宫的院落交给了权善才等人,与建福宫里搬出来的道士居住,而建福宫便全部交给了太子殿下与他的两百亲卫队用来歇息。
制止了权善才等人的恭送后,李弘便与袁客师、李谚行走在前往建福宫那幽静的石板路上,两侧树林偶有微风刷刷的摇动着树叶,加上时不时从后山传来一些动物的鸣叫声,整个氛围给人一种自然幽静、闲散悠哉的感觉,甚至走过这片树林时,都会让人不自觉的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份静怡与悠然。
摘星观、白云观、飞泉观……等等,青城山可谓是道观遍布,不过在其中,这几座道观倒是异军突起,短时间内甚至已经形成了对主观常道观的威胁。
而且特别是摘星、白云,他们的道观建立时间不长,但传经布道、传授武艺,他们双管齐下,招揽信徒。
总之这两年来香火很盛,甚至成都府的好多商贾,都会无偿捐赠他们一些财物,这也使得他们的道观越建越大,最终占据了主峰左右的两座山峰,与常道观形成了三角对峙的局面。
“你们两人资源也不少啊,无论是李淳风还是袁天罡,他们两人的盛名,难道还不够你们用来吸引信徒?要懂得利用手里的资源,无论是李淳风的神机妙算,还是袁天罡的称骨算命,这些都可是你们可以用来吸引信徒的资源,眼光不要局限在建筑上。”李弘继续拾阶而上,而后站在建福宫山门前,看着夜色中,远处隐约可见的左右两峰明暗的灯火,淡淡说道。
“你们两人所说的这摘星观、白云观,你们可曾跟他们打过交道?能够在两年的时间以传经布道、授受武艺就异军突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名观,引起成都府商贾、豪门,甚至是剑南道其他州府达官贵人的青睐,其中可有其他原因呢?”李弘琢磨着摘星观与白云观。
就像是两观名字一样,摘星观到了夜晚的时候,因为其峰并不比主峰低多少,加上他们所建的道台又处在一块断崖之上,所以当站在道台上仰望夜空,便会给人一种伸手便可摘星的感觉,因而取名摘星观。
而白云观像是为了跟摘星观较劲,因为其峰虽然不高,但水汽较其他山峰大了很多,往往能够在平日里比其他主峰在清晨时,升起的薄雾要浓厚、时间要长,所以才取名为白云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