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饶一杖!”李善长也赶忙跟着点了点头。
此时,他的脸色异常难看。
没办法,看着朱标背后的那些鲜血,他已经能想象的到,等朱元璋回来后会如何愤怒。
要是真打出个好歹来,不仅他的丞相之位不保,
就连他全家老小恐怕也会被暴怒的朱元璋砍了!
“咳咳……”朱标咳嗽了两声后,点了点头:
“既然两位先生如此说,那就免了这一杖吧。”
说到这里,他勉强对着百姓们拱了拱手,面带苦涩道:
“乡亲们,实在对不住,我又一次失信于你们了。
说打十杖,如今竟然只打了九杖就熬不住了,惭愧!”
“太子殿下仁厚啊……”朱标话音刚落,一个老者趴倒在地嚎哭道:
“有您这等仁厚的太子,草民相信,我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日后,只要太子一句话,草民就是把这条命赔上,也心甘情愿!”
“太子殿下未来定是千古圣君!”有个读书人感叹了一声后,转头看向身旁的同窗:
“诸位兄台,我等身为读书人,岂能不参与这盛世中?
我决定了,在此之后,我就回家努力读书。
等朝廷开恩科的时候,我一定高中举人,辅佐太子殿下共创盛世!”
“我等亦有此愿!”其他读书人同时点了点头,眼中满是热血。
……
等那些百姓每人象征性的被打了一下后,朱标又眼泪汪汪的对众人深深行了一礼。
随后,他便在旁侍卫的搀扶下回到了宫中。
“呼……装受伤可真难啊。”进入谨身殿,只留下刘伯温和汤和后,朱标立刻长吐一口气。
“额…太子殿下,你这是?”刘伯温看着活蹦乱跳的朱标,满脸的呆滞。
“刘师,你不会真以为我会傻乎乎的去受刑吧?”朱标轻笑了一声后,从身后拽出一堆血袋:
“就在我打算用这计策时,便让人去杀了一头羊,弄了些血袋放在背后。
而那些行刑的人是受过特殊训练的。
虽然看起来打的很重,其实就跟轻轻拍一下没区别。”
“哈哈哈……”汤和愣了一会儿后,突然哈哈大笑着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太子殿下,你真不愧是皇上的儿子。
这演戏的本事,那都是一顶一,呃……”
说着,他突然一愣,尴尬的挠着后脑勺:
“那个…太子殿下,臣刚才失言了,请太子殿下恕罪。”
“无妨,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没必要这么客气。”朱标笑眯眯的摆了摆手后,看着还有些发愣的刘伯温问道:
“刘师,你在想什么呢?”
“臣在想太子殿下的用意。”刘伯温抚着胡须回答道。
“何必想?我直接告诉你便是。”朱标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其实我之所以演这出戏,也是被逼无奈。
本来此事非常简单,只要我顺应民意,杀了那逆贼便可。
但碽妃和两位皇弟的出现,却让此事变成了皇家丑闻!
无奈,我只能放过那逆贼,用另一桩美谈来压制这丑闻。”
说到这里,朱标苦笑了一声:
“本来,我是想用太子冠袍来替我受刑,玩一出“打王袍”。
却没想到,百姓们竟然会主动站出来。
无可奈何,我也只能赶紧改变了计划。”
“改的好啊!”刘伯温一抚手,叹道:
“自今日起,天下定会盛传太子殿下之仁厚!”
“咱有一个问题”汤和沉默了一会儿后,突然问道:
“太子殿下,虽然你演了这场戏,尽收民心。
但却也让那该死的贼人逃脱了惩罚,这岂不白白便宜了他?”
“哈哈……”朱标和刘伯温听到此言后,对视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你们笑啥?咱说的不对吗?”汤和满头雾水的问道。
“汤叔,你是不是忘了我的身份了?”朱标笑眯眯的问了一句后,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太子服:
“我只是太子,不是皇帝,
最终拿主意的那个人可不是我。
你觉得等我父皇回来后,碽妃的那个兄长能活下来?”
“这倒也是。”想到朱元璋的凶残,汤和恍然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赶忙对朱标拱了拱手:
“太子殿下,臣这就去把那贼人好好看管起来。
他可是皇上的出气筒。
要是出了什么意外,皇上非把那股邪火发在咱身上不可。”
说完,他便匆匆的跑了出去。
“刘师,你帮我想个办法保住四弟。”汤和刚走,朱标便满脸郑重的对刘伯温说道。
“四皇子?”刘伯温眉头一皱:
“四皇子好像没有参与此事吧?
再说了,四皇子、五皇子都与此事有所牵连。
就算保,也得把他们一起保了啊?”
“五弟没事,有事的是四弟。”朱标脸色怪异的摇了摇头。
“为何?”刘伯温满脸不解。
“因为……”朱标一把揽住刘伯温的肩膀,意有所指道:
“碽妃嫁给我父皇后,七个多月就生下了四弟。
说是早产,可我四弟的体格却壮的像头牛。”(虚构,请勿深究)
“……”刘伯温瞳孔一缩,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过了好久后,他颤声问道:
“太子殿下,臣现在戳聋自己的耳朵还来得及吗?”
“晚了!”朱标笑眯眯的摇了摇头:
“刘师,你已经知道我皇家秘闻,此生只能待在我皇家的视线中了。”
“……”刘伯温愣了一会儿后,神色突然平静了下来,摸着胡须,不知在想些什么。
朱标见此,好奇的问道:
“刘师你在想些什么?
还有,为何你知道此事后,脸上竟无惊慌之色?”
他本来还以为刘伯温会被吓出个好歹呢。
“没什么好怕的”刘伯温平静的摇了摇头:
“臣已决心要辅佐太子殿下,没打算再归养,就算知道了这些秘闻也无妨。
至于臣在想什么……”
说着,他长吐一口气,看向门口:
“臣在想,后世史书上会如何描述今日之事。”
“哦?”朱标顿时来了精神,问道:
“刘师觉得史书上会如何写?”
“……”刘伯温沉默了一会儿后,嘴角微微一翘,轻声道:
“洪武元年五月,太子于宫门前以身正法,百姓大悲,欲代之。
太子无奈,只得分四十轻刑,自受十重杖。
刑至九杖,太子血染黄袍,百姓激愤,纷言:十杖已至!
其时,刘公曰:“万民护体,当饶一杖。
百姓亦言:当饶一杖。
至此,天下民心皆归皇太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