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一看这群大臣也是,一听到开头就忙不迭的去争论个啥嘛!
不但打断了别人的话,自己还说不出个所以然,弄得来闹哄哄的,简直是不知所谓。于是韩信厌烦的挥一挥手,众文武大臣这才立马闭嘴。这可能也是众多上位者的软肋。
一个上位者,说话的时候,都希望所有人都认真的听着。所以当别人说话的时候,自己也会很认真的去听。而一旦说话的人,遇到被别人打断的时候,这些上位者,就是表面上不会表现出来,内心里都会很厌烦那些去打断别人说话的人。
蒯通于是接着说道:
“我们不拒绝任何人,谁求我们,我们都答应。等到他们打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坐山观虎斗,等他们鹬蚌相争。
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再次来求我们,我们仍然可以用,正在准备粮草和调度兵马为由,拖延时间。
如果求的一方太过着急,那么他说不定还会赠送我们大批粮草军械。
就算收了粮草军械,我们仍然可以继续观斗,待到时局明了的时候,再快速出击。
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两个选择了!”
蒯通说到这里,转身看了看朝堂两边的大臣说道:
“一边是吕雉,一边是项羽,如果吕雉被打得无力回天,那么我们可以趁机分一杯羹。
还可以,趁机从后面偷袭项羽。把项羽也打残废!那么皇上就可以大手一挥,直接顺势灭了两国,一统天下!”
蒯通说完之后,双手竖立交叠在前,静静的站着,也不东张西望,就这么看着韩信。
韩信越听越舒服,越听越得劲!
底下那一众文臣武将,这个时候,终于是明白过来,自己和丞相的差距!果然看待同一个事情的深度和宽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这些人如同是站在地面上看着桌上的棋盘。而丞相这些人,却如同站在云端,看着天下苍生!看的不是你那桌上的棋盘,而是以天地山川为棋盘,天下人为棋子!
此刻,留给他们的不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各种赞扬夸赞左丞相的溢美之词!
蒯通,此刻当然是波澜不惊的承受着这些赞美,但是这些赞美在他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右丞相怎么想?韩信怎么想?
韩信,微微点点头说道:
“嗯,左丞相说得不错!那右丞相你怎么看呢?”
李左车,内心里也是早就波澜起伏。最开始他认为蒯通想的是,打到最后,也上去逮着最惨的那个使劲打,好分一杯羹。却没想到更深一层次的是,直接从后面偷袭,来个一石二鸟,顺势天下归一!
此刻,韩信问询,他自然必须得说出,更有深度的话来,哪怕说不出来高深的见解,也得说点不一样的东西,不然他这个右丞相岂不是连左丞相都不如?
这也正是为什么要让官阶低的人先发言,不然让大领导先发言,结果说出来的话不能面面俱到,还被官阶低的人给装了一番,那岂不是说你这大领导还不如一个小官员?那不尴尬吗?那更大的领导又怎么想呢?
现在轮到李左车来说话,这李左车只得使劲沉下心神,好好琢磨!过一会儿之后,终于算是像滚豆浆的那最后几滴一般,算是挤出来了两句话:
“皇上,臣认为左丞相所言甚为妥帖,然,臣略有补充。”
“哦?你说说看!”韩信也倒是略有疑惑,这么好的策略,难道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回皇上,臣赞同左丞相的策略,不过臣认为,既然要如此做,那就得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他们互相攻打,但是打到什么程度?谁杀了谁多少人?攻下了多少城池?这些我们必须要第一时间得知消息。
如果我们不能第一时间知道,那就可能错过战机。所以臣建议,此刻开始就加派探子到每个一个城池去,无论他们打到哪儿,皇上都能第一时间得知战况如何!”
这个李左车就是个老油条。说了半天,等于是没说,就是在人家完美的画卷上面描边添彩,但是你要说他没说什么?他又好像说了什么!而且还说的头头是道,大义泯然。
人家蒯通既然想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又怎么会不去考虑刺探军情这个重要的环节?你倒好!这么一补充,好像变成了你的功劳一般!
韩信听到耳朵里,可就没有这层意思了。韩信的能力不是驭人之术,不是政*治较量,不是洞悉人心,韩信擅长的是带兵和打仗,攻城又略地。
而在蒯通听起来就是一通的废话,在韩信听来,却是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左右丞相配合的相当好,把复杂的问题,你一句我一句就搞的明明白白、透透彻彻!
于是,韩信的心里,已然有了决断!
当即下令:
“右丞相,你立刻安排人等,前往每个城池刺探军情,嗯,最好是每个城池都多排几个人去,这样可以分多批次的汇报军情,留下的人还能继续监视!
左丞相,你就代朕给吕雉回一封国书!内容你就斟酌着办吧!项羽那边,暂时不用理会。等他有消息过来了再说!”
众人得令,立刻退朝,前去调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