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县位于东郡西方,境内有山坡连绵起伏,因位于白马县境内故而得名白马坡。在历史上因为关羽在此阵斩河北大将颜良,因此名垂青史。
顺着白马坡一路向北,大约三十里路程之后便是奔流不息的黄河,因水流湍急,因此白马津也成了方圆百里的唯一黄河渡口,平日里由曹魏偏将牵招率领三千人扼守,联通黄河南北。
牵招表字子经,冀州安平郡人士,年方二十六七岁左右,最初为袁绍效力,在袁绍灭亡之后便投靠了曹操,先后在夏侯渊、曹仁的麾下效力,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几经辗转,于去年冬季奉命前来驻守白马津。
得知曹军在许昌遭遇惨败,包括夏侯渊、夏鲁奇等曹魏大将全部战死沙场,魏国损失兵力多达十余万,曹操率领的主力大军迟迟不能甩开汉军的追袭。牵招猜测汉军很可能会出动骑兵进攻白马津,因此下令在驿道上提前布置鹿角、荆棘,挖掘陷阱,阻止汉军强攻白马津。
“在驿道以及山坡上多多布置荆棘、鹿角,在高处多多修建箭楼、弩台!”
接到不利的消息后,牵招寝食难安,连续两三个昼夜率领麾下的将士在白马津修筑工事,布置防御,以抵挡汉军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就在白马津的防御工事修建的差不多之时,有斥候慌慌张张的快马来报:“启禀将军,果然有汉军骑兵掩杀过来,距离白马津还有大约二十里路程。”
牵招闻言精神一振,手抚佩剑大声询问:“大约多少人马,为首大将何人?”
斥候拱手答道:“回将军的话,来犯之敌大约五千骑左右,打着关字旗号,据小人猜测主将很可能是关羽之子关平或者关铃。”
牵招拔剑在手,大声鼓舞士气:“管他来的是谁,吾等深受朝廷厚禄,誓要死守白马津,保证大军的退路,津在人在,津失人亡!”
在牵招的鼓舞之下,三千守军士气高昂,一个个脸上露出视死如归的表情,纷纷高举手里的兵器大声响应:“誓死守卫白马津,津在人在,津失人亡!”
牵招佩剑一挥,三千守军纷纷挽弓搭箭,或者隐蔽在道路两旁,或者攀上箭楼,一个个如临大敌,静候汉军来犯。
不足半个时辰,南面人喊马嘶,尘土大起,关铃奉了关羽的命令,率领五千骑兵前来进攻白马津,企图切断曹操的退路。
五千骑兵马蹄声隆隆,踩踏的尘土飞扬,直取白马津。
但当快要接近白马津之时才发现驿道上布满了荆棘、鹿角、拒马枪等防御物,而且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有数十骑坠入陷阱,人马俱亡,显然曹军早有准备。
“想来守卫白马津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纵有准备,何足道哉?将士们随我冲锋!”
关铃并没有把马前的防御物放在眼里,不断的挥刀挑飞鹿角和荆棘,匹马当先,引领着骑兵向前冲锋。虽然一路荆棘,又岂能不战而退?
在关铃的率领下,汉军骑兵纷纷效仿,或者挥舞长枪挑开荆棘,或者举起朴刀把鹿角砍倒,步步为营的向前逼近。
“噗通”一声,又有三名骑兵踏上了陷阱,伴随着一声巨响,尘土飞扬,连人带马一起陷进了坑中,旋即被刺猬一般的竹枪扎的血肉模糊,战马的悲鸣声,士卒的惨叫声,撕心裂肺,让人不忍听闻。
“放箭!”
看到汉军距离射程愈来愈近,牵招伫立在一座箭楼上,拉得弓弦如满月,抖手就是一箭。伴随着弓弦响起,一名汉兵应声坠马。
“嗖嗖嗖……”
三千名早就做好了准备的魏军人手一把弓弩,随着牵招一声令下,乱箭齐发,密集的弩箭犹如飞蝗一般洒向冲锋的汉军头顶。
汉军骑兵既要挑开地面的鹿角与荆棘,又要防御头顶的弩箭,还要躲避无处不在的陷阱,一时间手忙脚乱,中箭坠马者不计其数。
关铃率部一阵猛攻之后非但没能攻占白马津,反而折损了五百多名骑兵,再看看牵招布置的防御依旧固若金汤,从南向北大概连绵了五六里路程,全部采用鹿角、荆棘、陷阱、箭楼混搭的布局,就算被关铃突破了一段防御,守军依旧可以不断的后退,凭借着超长的防御带对进攻的汉军造成持续的杀伤。
按照目前的伤亡比例来看,如果关铃想要完全突破这五六里的防线,所带领的五千骑兵怕是要伤亡殆尽,否则只能铩羽而归。
“没想到这支守军竟然如此顽强,防御工事这般坚不可摧!”关铃见势不妙,摇头叹息一声,决定鸣金收兵,“目前看来只能回去禀报父亲,再另做决策了。”
打定主意,关铃拨马回头,引领着四千多汉军骑兵调头向南而去,身后只留下狼烟滚滚的战场,以及五百多将士的尸体与负伤不起的战马在风中哀鸣。
“终于击退汉军了,兄弟们干得好!”望着退走的汉兵,牵招意气风发,大声的与麾下将士庆贺这得来不易的胜利。
关铃出师不利,从白马津铩羽而归,撤退到白马坡向在此安营扎寨的关羽禀报:“启禀父亲,那白马津的守将未雨绸缪,提前布置好了防御工事,南北绵延五六里路程,用鹿角、荆棘阻塞道路,又在两侧的高地砌筑了大量的箭楼和弩台,简直是固若金汤。孩儿进攻不利,特来请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