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797章 七百九十 谁说女子不如男

第797章 七百九十 谁说女子不如男(1 / 1)

“虽然公明将军替我辩解,但这次孟良被围,本帅责无旁贷!”

制定了战术之后,穆桂英再次旧调重弹,把黑锅背在自己身上,“所以这才救援将军岭的行动,本帅必须身先士卒!”

“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徐晃、苏烈、卢象升、郭威以及参军是仪、辛评等人一起作揖劝谏,“贤妃娘娘乃是千金之躯,如何敢让娘娘以身犯险?娘娘直管坐镇中军,我等定然勠力同心,救出孟良及他麾下的三千将士!”

穆桂英大急,赶紧招呼众将平身:“诸位将军这是做什么?我是三军主将,自然应该身先士卒,鼓舞士气。本帅虽是嫔妃,但我的志向不是母仪天下,而是驰骋沙场,诸位将军这么做是在扼杀本帅的梦想啊!”

听了穆桂英的话,众文武依旧长揖到地,不肯起身。

徐晃沉声道:“娘娘,对于你的谋略与武勇,普天之下人尽皆知,已经不需要再证明。虽然你是主帅,但更是当朝贤妃,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若娘娘有个差池,对于我军士气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娘娘绝不能以身犯险,若娘娘不肯答应,臣等便不肯起身!”

“请娘娘三思,万万不可以身犯险!”苏烈、卢象升、辛评等文武俱都长揖不起,跟着徐晃力劝穆桂英不能以身犯险。

听了众将的劝谏,穆桂英在心底无奈的叹息一声,看来皇帝女人的身份就是自己头上的紧箍咒,它将会牢牢限制着自己,让自己无缘涉足沙场。众文武一片拳拳之心,自己若是再一意孤行,便是不智,穆桂英只能放弃亲自驰援孟良的计划。

“末将愿为先锋!”

刚刚进入不惑之年的郭威加入汉军已经数年,一直碌碌无为,到现在依旧官拜偏将军之位,此刻便自告奋勇,请求担任先锋。

“公明将军你来决定好了!”穆桂英吩咐亲兵给徐晃搬来圆凳,“你是三军主将,在交州多年,熟悉地形,还是由你来调兵遣将吧!”

救兵如救火,片刻也容不得耽搁,徐晃也不推辞,当即发布号令:“郭威听令,本将命你率领八千精兵在前探路,本将率兵随后,与你左右呼应!”

徐晃能把重任委托给自己,这让郭威很是感激,自己今年已经四十岁了,再不抓住机会建功立业,这一辈子就要蹉跎而去,一个偏将军退役之后能有多少荣华可享?能够给子孙带来多少庇荫,所以郭威打算赌一把,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纵然马革裹尸也不后悔。

“我要率领骑兵在侧翼呼应郭将军,我们三箭齐发,同气连枝,定然能够很好的瓦解贵霜军的埋伏!”一身戎装,金发披肩的贞德自告奋勇。

贞德在骑兵上颇有天赋,所以穆桂英把麾下的七千骑兵交给贞德统率,此次大战即将来临,贞德自然是跃跃欲试,求战心切。

徐晃对于贞德的能力不太了解,按照他的打算,是不愿意让女人参战的。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怎么想的,竟然派了三个女人来救援合浦;单单一个贤妃娘娘也就罢了,竟然连左右副将都是女人,而且还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大洋马。

“贤妃娘娘,你的意思呢?”徐晃犹豫不决的询问穆桂英。

穆桂英却干脆利索的答应下来:“公明将军休要轻视贞德将军,她在骑兵上颇有造诣,就让她率骑兵出征吧!”

“多谢穆元帅!”

贞德闻言,脸上绽放出了娇美的笑容,到底是来自异域外国,对中国的尊卑有序不是太看重,向穆桂英献上一个飞吻,“贤妃娘娘,我爱你,谢谢你的支持!”

穆桂英莞尔笑道:“贞德将军你可要好好表现,打赢这一场硬仗,让贵霜军不敢小觑我们这帮娘子军!”

徐晃颔首道:“既然如此,那就劳烦贞……贞德女将军率领你的骑兵,缀在郭威将军的右后方。本将率领一万五千人缀在左后方,我们三支队伍以三角阵型前进,互相支援,避免陷入贵霜军的重围!”

“遵命,徐将军!”贞德学着汉将的礼节抱腕施礼,“但我想说的是,徐将军能否把贞德女将军中的女字去掉?因为是男是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军这两个字!”

“哈哈……”

徐晃面露尴尬之色,只能一笑了之,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将军遇见女人,同样有理说不清。自己乃是堂堂的三军主将,没必要与一个连汉语都说不清的女人斤斤计较。

安排好了救援将军岭的兵马,徐晃又对苏烈、卢象升道:“两位将军,你们二人各自率领一万人,轻装简行,连夜急袭沙岗贵霜大营,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协助我等解孟良之围。”

“得令!”

苏定方与卢象升一起抱腕领命,接过了令牌。

“还有我呢?”一身白衣的樊梨花起身请战,“你们不让贤妃娘娘出战,情有可原。我只是一介武将,公明将军可休要轻视于我!”

徐晃笑笑:“呵呵……我军兵力不足,在派出五万人马之后,已经不足两万。留给贤妃娘娘一万坐镇大营,另外留下八千人守卫合浦城,辛评、是仪两位大人都是文官,所以还要靠樊将军守城。”

“那不行!”樊梨花的态度非常坚决,“守城是你们的本职,我与贞德将军是援兵。你可以留下苏将军或者卢将军守城,却唯独不能留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小说: 大唐正衰公 寒门贵子 全能文艺兵 天宝风流 庶门 阳光大秦 幕府将军本纪 永历四年 民国的春秋 南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