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428章 四百二十七 半斤八两

第428章 四百二十七 半斤八两(1 / 1)

听了系统的话,刘辩心中暗自欣喜。

若是如此,于公于私都要给凌统找个好师父,竭尽所能的帮助凌公绩替父报仇,手刃李元霸。于公,可以为国除掉大敌;于私,这张“历史美女任意自选卡”让刘辩很是心动……

“其实,朕只是患上了收集综合症,收集美女与收集武将一样会让人上瘾!”

刘辩觉得这是自己的内心想法,“若朕是个好色之徒,为何对李秀宁完全没有任何杂念?霸王硬上弓,把她强推了?朕才不会干!这样怎能让林冲、陈玉成、凌操在九泉之下瞑目,怎么对得起陈圆圆?”

“李秀宁的傻子兄长砸死了朕一大帮武将,回头朕还要卖力的去让李秀宁高.潮?这算什么惩罚?朕是这种人吗?君子爱美,取之有道!”刘辩眉头微蹙,想的有点远。

“系统说给凌统找个好师父最高有可能提升10点武力,这样算下来凌公绩的巅峰武力甚至可以达到104,比姜松还要高了两点。这样的基础武力,不能不让人感到兴奋!”

104基础武力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比肩冉闵,意味着高于103的高宠和宇文成都,高于102的吕布及姜松,几乎已经达到了人类武力的极限值!

至于李元霸这个这个变.态,刘辩觉得没必要参考,这绝对不是正常人类。或许有可能压根不是李渊的儿子,天知道李渊的老婆有没有给李渊戴绿帽子?为什么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甚至李秀宁的智力都是上乘,而这李元霸却是一个傻子?刘辩觉得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若是让凌统传承了姜松的‘遇强则强’,单挑李元霸的时候,武力值便能增加14点,加上基础武力值就是118,再配上武器、马匹就达到了120的武力值。而李元霸属性全开之后不过121,加上武器122。以李元霸的体格来说,再配上三百六十斤的擂鼓瓮金锤,没有任何坐骑可以驮动他。而且他的招式也是步战,所以122就是李元霸的最强实力。”

“若是凌统真的能够达到120的武力值,在2点的差距下,完全有几率打败李元霸。若是再让凌统习得一个‘龙胆’,或者陆文龙克制锤将的‘巧变’,那么终极武力将会达到123,甚至125,单挑打败李元霸完全不是梦!”

想到这里,刘辩突然睁开了眼睛,审视着跪在脚下的凌统。

只见这个六岁的孩子已经非常健壮结实,看上去像七八岁的体格,估计在凌操的教导下已经有武学根基。作为一个六岁的孩子,刘辩不相信刚才的话完全出自他的本意,毕竟还只是穿开裆裤的年纪,极有可能是凌操的兄弟教导的,想来是为了让凌统顺利的继承凌操的爵位。

但凌统眸子里放射出来的仇恨光芒,说到替父报仇时候的咬牙切齿,刘辩相信不是别人能够教导出来的。如狼一般凶狠的眼神,这是发自骨子里的天性!

“难得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志气,朕会派人通知你的母亲。从今以后你就在宫中暂住吧,待朕的皇儿庐江王长大之后,你们一起练习武艺。在此之前,让姜统领提携指点你于你!”刘辩正襟危坐,朗声说道。

“谢陛下!”

六岁的凌统跪地谢恩,口齿清晰,面对着乌泱泱的满朝文武,毫不怯场。

刘辩又把目光扫向姜松:“姜统领意下如何?”

姜松拱手道:“陛下有令,小臣岂敢不从!更何况这孩子讨人喜欢,一看就是块练武的璞玉,小臣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推辞?一定会带在身边,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封赏完了活着的,追谥完了去世的,接下来就该重新布置防御。

水师被付之一炬,还得重新再建,毕竟长江航线甚至制海权都不能放弃。幸好,金陵造船厂今年制造的五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船还没有交付给周泰,也算给金陵水师留了一点家底。

太极殿中的武将不少,但熟悉水战的却是凤毛麟角;周泰不行,其他人到了水上也不见得就能够强过周泰。而且整个太极殿里,论资历能够胜过周泰的,也就只有孟珙、赵云两人。若是让狄青、姜维这俩刚刚加入的新人一下子骑在周泰的头上,明显不妥。毕竟周泰从一开始就追随自己,戎马多年,功大于过。

“哎呀……怎么能忘了戚少保呢?”

就在群臣议为水师主将议论纷纷之际,刘辩忽然猛地想起了戚继光,不由得摇头苦笑,在心中自责不已。

若论沿海防御,舍戚继光还有谁?看来是自己手下武将人满为患了,守着戚继光这个沿海防御全史数一数二的名将,却还骑着马找马,绞尽脑汁。这次不趁机把戚继光扶正,更待何时?

“朕已经有了人选,从荆南调回戚继光担任金陵水师主将,除了防御长江之外,还要固守沿海一带,避免唐寇再次入境侵略。”刘辩眉毛一挑,把自己的人选说了出来。

戚继光的资历虽然及不上周泰,但毕竟已经有了军功,目前身居偏将军之职,仅仅比周泰低了一级。再加上周泰这次在唐军手上吃了大亏,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经过刘辩最终拍板,新的金陵水师由戚继光担任主将,周泰、狄青担任副将,重新选址建造船坞树立寨栅,并且出榜募兵,招募熟悉水性的精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新小说: 大唐正衰公 寒门贵子 全能文艺兵 天宝风流 庶门 阳光大秦 幕府将军本纪 永历四年 民国的春秋 南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