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太子朱标和朱棣二人在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乾清宫。
在得到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应允之后,二人小心翼翼地进入大殿。
“儿臣叩见父皇。”
此时的朱元璋正背着手,背对着二人。
听到身后有人传呼,这才悠悠转过身来。
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位皇子,不紧不慢的说道。
“起来吧。”
朱棣和太子朱标齐声道。
“谢父皇!”
“文华殿偷工减料的事儿,你们也知道了……”
洪武皇帝朱元璋说着,将双手插在腰间的玉带里,继续说道。
“这文华殿,是咱为天下的士子专门建立的宫殿。”
“倘若这文华殿建不好,定会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你们二人在皇子当中属于最有能力者。”
“不过有没有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咱现在就给你二人一个机会。”
朱棣和太子朱标纷纷竖起耳朵,认真地倾听。
“如今的文华殿因为偷工减料,眼下无法正常使用。”
“可如果推倒重建,耗资巨大,这也算是一个烂摊子。”
“就看你们谁有能力把它收拾了。”
洪武皇帝朱元璋说到这里,语态也稍稍缓和下来。
这件事儿确实不容易!
那么大的工程,谁知道哪块地板又会被一脚踩碎,哪根柱子又是空心的?
改造这种豆腐渣工程的最好办法,就是全部推倒重修。
可是这朱元璋又是贫苦人家出身,自然舍不得这样铺张浪费。
既想要整改,又舍不得推平,那问题可不就来了。
“你们谁能给咱一个满意的策略,谁就能够主持改造文华殿!”
“不管你们谁将这事儿落成,事成之后,咱可以答应获胜者一个要求。”
听到这里的朱棣,此时早已跃跃欲试。
以往像这种实属建功立业的好事儿,自然会落到太子朱标的身上。
可是今日,洪武皇帝朱元璋竟然让他俩比试,这不由得给了朱棣极大的信心。
即使他现在对于如何改造文华殿的事一窍不通。
但是他相信,只要给他机会,他就能够翻身!
改造宫殿的事儿,自己不明白没关系,总会有人明白的。
洪武皇帝朱元璋将事情交代清楚之后,便让朱棣先行退去,留下了太子朱标。
洪武皇帝朱元璋,显然是对太子朱标抱以厚望的。
就单单凭朱元璋看太子朱标的眼神。
就能看出,朱标是朱元璋为这个国家选的最理想的接班人。
待朱棣退出乾清宫,朱元璋已经坐在了龙椅之上。
看着眼前恭敬站立的太子朱标,迟疑了一会儿,才悠悠的问道。
“标儿,你认为老四怎么样?”
太子朱标闻言,当即神色一惊。
对于他这四弟,太子朱标还是有些心有余悸的。
毕竟十多岁的少年,提刀砍下活人的脑袋,就发生在他的眼前。
这件事儿确实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儿臣以为,四弟性格直爽,可做事未免有些过于鲁莽……”
洪武皇帝朱元璋听了太子朱标的回答,默默地摇了摇头。
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太子朱标说道。
“标儿,你太年轻,看人不准。”
“老四看似粗鲁莽撞,大大咧咧。”
“可是这小子的心里却憋着大事儿,以后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朱标听到这里不由得低下了头。
“你一定要在处处小心棣儿,他对你而言是个大威胁,但是他也是个大才之人!”
“你既要防着棣儿,也必须要用棣儿!”
朱元璋说道这里,抬起头脸上不觉露出满意的神色。
朱元璋从心底里很欣赏他这四儿子朱棣。
可是在洪武皇帝朱元璋看来,此时的天下更适合让太子朱标做皇帝。
太子性格宽厚仁慈,在太平盛世,就是需要这样的天子才能够使国泰民安。
而且太子朱标是嫡长子,名正言顺。
而朱棣,则更像自己。
倘若此时是乱世,朱元璋必会立朱棣为太子。
可是眼下天下已定,老百姓们刚刚经受了长期的战乱之苦,是时候该休养生息了。
可是北方的蒙古余孽还尚未完全除灭。
派朱棣镇守北方,正是不二选择!
这正是朱元璋心中的打算,不过眼下他唯一担心的,是太子朱标压不住朱棣。
朱元璋想到这里,继续语重心长地对朱标说道。
“标儿,你要记住,棣儿是一头猛虎。”
“你必须要驾驭住猛虎,如果你能驾驭这头猛虎,那咱们大明江山不愁不稳固!”
“你们两人毕竟是亲兄弟,你们都是朱家人,朱家人比外姓人可靠。”
“你们兄弟联手,大明才能强盛!”
太子朱标听到这里,猛地点了两下头,认真地说道。
“儿臣记住了!”
“还要记住一点,一定要小心提防猛虎反噬!”
太子朱标当即恭敬地点头应答。
“儿臣明白!”
……
话说朱棣离开乾清宫后,半刻也没歇着。
当即便出了紫禁城,直奔一户官员人家。
这户人家可不是普通官员,而是跟随洪武皇帝朱元璋打天下的御史中丞——刘伯温。
在洪武皇帝朱元璋称帝之后,世间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刘伯温此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神机妙算。
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李善长为han国公,却只封刘伯温为诚意伯。
足足差了两个等级!
李善长的年俸禄为四千石,而刘伯温只有二百四十石,相差十分悬殊!
按理说,刘伯温的功劳如此之大,可却在官场失意,这其中是有缘由的。
可因为刘伯温和李善长存在间隙,故而在论功封赏的时候受到压抑。
算上来也是郁郁不得志,并没有在建国之后受到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重视。
这一点和朱棣很像。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朱棣才前往御史中丞府,亲自拜会刘伯温。
朱棣相信:
这个同自己一样郁郁不得志的人,将会和自己一起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