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发生的事情暂时不在杨轶考虑的范围,他回到了五道口村,见到了正在大堂里听董月娥和周梦玉商量婚礼流程细节的墨菲,还有看到旁边正在和几个村里的小朋友一起跟包子玩耍的曦曦。
“庆子,爸呢?”杨轶没有打扰她们,打了声招呼之后,便回到院子里,跟杨庆问道。
“跟你老丈人又去田里溜达了,还有村长。”杨庆给拖车的老牛套上轭,也就是牛车系在车辕前的横木,一边笑着说道。(注1)
听杨庆说,墨鹤年还有杨崇贵这两天经常往田里钻,本来只是随口一问的杨轶好奇了起来,这两个老爷子神神叨叨的,在搞什么名堂?
杨庆用牛车拖着抽水机到田里,给今年新栽的秧苗浇水,杨轶便跟着一块去看个究竟。
到了村后头,一望无垠的田地,背靠着青山绿水,风景正好。而远远的,杨轶就看到葱翠的秧苗间,一群人站在垄上,对着田里指指点点。
打头的是墨鹤年,老爷子意气风发,手指比划着,在和旁边的杨崇贵、村长董其等人不知道在说着什么,颇有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感觉……
等杨轶走近了,挺清楚墨鹤年的声音,才知道他是在向董其介绍农用机械可以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便利。
“村里一共有六百多亩耕地对吧?地是好地,水土肥沃,种什么都能丰收,但每年投入到农业生产的人太多太多,平摊下来,人均能获得的利益太少……”
“我的农场跟一个村差不多大,种植面积不大,三十多亩,可是我请的人工只有五个,靠什么种下这么多田地?机械,靠的是科技的力量,虽然用的人少,可是事半功倍啊!”
杨轶不知道的是,墨鹤年并不是突发奇想地想给村民们当农业专家,而是杨崇贵从墨鹤年这边了解到了米国的现代化农业状况之后,越琢磨,越觉得这对村里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杨崇贵积极地为董其牵线搭桥,鼓动墨鹤年把他在米国的先进耕种理念传授给村里的农民,这才有了他们在村里实地考察,和墨鹤年的激情演讲。
墨鹤年的建议,确实是让董其颇感心动,但农用机械可不便宜,况且,每个家庭里的田地也并不多:“现在大家种田虽然辛苦一些,可是人手还是足够的,用了这机械之后,剩下的人不干活,不也是浪费吗?”
“种田腾出来的人手,可以改做别的事情,比如到城里打工……”墨鹤年说道。
“到城里打工?”董其皱了皱眉头,“这些娃娃,读的书不多,到城里能干什么?”
五道口村因为地理位置、交通不便,相对郑家村那些靠近县城的村庄来说,就更加封闭一些,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最多是到过县城,远了的大城市都没有去过,而且确实家里的农活都干不完,外出打工的人很少。
不过也不是没有这个念头,李舒坡、穆长安跟杨欢的这一代年轻人,就比较向往城里的生活。像杨欢在县城里读书,一心就想跳出这个小圈子,到更大、更漂亮的城市去。
如果没有杨轶,她可能也会成为一代厂妹……
而李舒坡和穆长安他们虽然还没有跳出去,但在平时和杨轶的聊天中,也经常询问着外面花花世界的新鲜事,一脸的渴望。只是可惜,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干啥,只能在一天天的忙碌中迷茫着。
空有探险的渴望,却没有探险的目标和能力……
杨轶在一边听到他们这番对话,便忍不住插嘴道:“村长,能干的活太多了,您如果去沿海的大城市看,那些工厂里,工地上,还有市场、各种小店,都有我们农民兄弟在工作。虽然城里确实没有田给我们种,但大家只要肯学、肯卖力气,找到工作就不难!农民工进城,是现在一大趋势。”
杨轶这个在外面闯出名堂来的“自己人”,说的话还是比较有分量的,他说完,旁边几个村民都陷入了沉思。
其实,杨轶过年时候回来,也是走入了思维的死胡同。一心想着修路,修好了路,大家就有了出路。
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墨鹤年的一番话,倒是让他豁然开来,才思如泉涌。
只见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当然,不是谁都想进城,我们在村里,还可以做其他的生意!只要从田地里解放出了劳动力,我们就可以把这周围的大山、河水给利用起来。”
“怎么利用起来?”相比起把村里的后生们往外赶,思想相对保守的董其对杨轶的这个主意更感兴趣。
“我们村附近几个小山头都是可以承包下来的。在荒山上,我们可以种果树,或者种茶树,这些都是经济作物。”杨轶说道。
这时候,村里几个村民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觉得这个想法可以,种茶树,听说华河村有人就是卖茶叶发了财。”
“具体适合种什么,我建议大家可以请农科所或者农业大学的专家来做个实地调研,看我们这里的水土的酸碱度,还有气候,适合种什么高价值的农产品。”杨轶说道,“花点钱,可以少走点弯路。”
“而且不只是种果树、种茶树,在山上、果园里,我们也可以养鸡鸭,放在果园里散养,这种走地鸡,在城里可以卖出很高的价格!而且鸡鸭的粪便还可以做肥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