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兴许灭掉东突厥确实不容易。
但是等到几年后,薛延陀完全消化掉东突厥的残余势力。
那就悔之晚矣。
如今若是重建东突厥,薛延陀绝对不会轻易放出手中的地盘,
而东突厥的残余势力也不希望成为薛延陀的奴隶,会重回到东突厥。
这两方必然发生战争。而这渔翁之利,就唾手可得了。”
百官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薛延陀一向都是臣服大唐,没有叛变的可能性吧。”
“最后若是得到渔翁之利,又能如何?那漠北荒地,我们要了也没用。”
“若是最后两方平衡下来,对我大唐又是重大的危害,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这个计划也有可行之处,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削弱北方的实力,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你不同意,你有更好的方法对付薛延陀吗?”
“我觉得可行,只不过怎么建立新的东突厥,需要好好商议。”
李世民心中已经承认计划是可行的,但是又冒着非常大的风险。
“众位爱卿李川的觉得怎么样?不妨说出来,这样才能集思广益。”
李靖出列说道:“陛下,臣认为,此计可行,但是具体的行动,还需要好好商议。”
李绩出列说道:“圣上,臣认为,太子太师计策可行,臣愿意领兵,支持新建的东突厥,拿回领土。”
此话一出,李川眼睛瞥向李绩。
这个李绩,脑袋转的还挺快的。
知道自己缺一个功劳,来坐稳兵部尚书的位置。
李川记忆中,正是李绩将薛延陀击败,抢回了东突厥的领土。
只不过新建的东突厥很弱了,物资早就全部都被瓜分了,从此再也没有强大过!
而后房玄龄又是凌磨两可的话术。
作为百官之首,决定了他不能随便表态。
因为他的每一项决定,都将影响国家的运行。
可惜,杜如晦作为他的好友兼搭档,已经在贞观四年(630年)的五月份就病逝了,也就是六个月前。
“此事议罢,其中好坏还需要尚书房具体的讨论,下一件事。”
言罢,户部尚书戴胄看了一眼手中的笏板,然后出列。
“圣上,几日前土豆、红薯和超级水稻交付户部管理。
户部之前也没有种植的经验,所以其种植的方法一直困扰老臣,
而种子数量有限,微臣也不敢随意试验。”
由于粮食之事重大,朝臣对于此事也都是相当关注。
此物堪称祥瑞!
那可是百年难遇的东西。
众臣一时又是纷纷杂杂。
李世民看着群臣毫无办法,又犹如苍蝇嗡嗡聒噪。
他不禁对李川的看法又提高了几分。
虽然这小子看着走神发呆,但是处理事情还是挺有想法的,这个事又得他解决了。
“太子太师,我记得你曾说过,会整理祥瑞的种植方法,不知道可有了收获?”
李川正在想今天土豆炖牛肉呢,听到李二的点名,他回过神来。
哼哼,早就整理好了,也就是照着书籍,将文字翻译成古汉语而已,
只不过不能主动拿出来,就等着你开口呢!
“圣上,自从获得祥瑞之后,臣担心其种植方法,每日忧心不已,
经过臣悬梁刺股、夜以继日、焚膏继晷之后,
终于找到了相关的文字记载,现在已经整理好了。”
李川从怀里掏出十几张写的密密麻麻的纸张。
然后交给侍卫递了上去,李世民看了之后嘴都合不上了。
“哈哈哈哈。
不愧是朕寄予厚望的人啊,太子太师真是大才,
这资料事无巨细都记录的清清楚楚,相信只要跟着上面的步骤施行,
必然收获满满。
资料先交给弘文馆,戴尚书,就麻烦你去抄录一份了。”
只不过这小子是不是提前就做好了,在这里等着真开口呢?
要不然怎么一说就有!
李川看着李二的念头无语。
劳资都给你东西了,你还怀疑劳资。
看来以后不能给的太直接。
太极殿外,百官都向李绩恭喜。
升官发财纳妾,从古至今都是大喜事。
“懋功,恭喜啊,这兵部尚书你肯定稳了。”
“李尚书,恭喜恭喜,今天可有时间?下官请李大人尚食楼一坐。”
“李尚书,恭喜恭喜,只不过大人喜事,应该府中宴请我们才对,哈哈哈!”
“懋功,恭喜恭喜,进了尚书房,将来前途无量啊!”
而此时,李尚书和戴胄却都走向李川。
“太子太师,今日朝堂之上的表现,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不知可有闲暇时间,老夫还有很多事想要请教一二,
同时府上备有喜宴,虚位以待。”
李绩一向都是极有头脑的人,李川提出新建东突厥的想法,
给了他立功的机会,从而有机会能站稳兵部尚书。
这人头脑想法异于常人,必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想法。
若是能够与之交流,必定能够收获不少!
“尚书大人邀请,晚辈自然不敢推辞,何况以您和家父的关系,
我该叫尚书大人一声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