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招生三百名额!
只限大秦人士,报名需要携带当地官府出具的证明文书。
学生年龄最小不得低于十岁,最大不得超过十三岁。
每人每年束脩三镒,合黄金六十两。
贫寒学子通过考核之后,可以根据书院政策享受减免学费的待遇,优秀者还能获得骊山书院提供的奖学金!
书院管吃管住,每十日休沐一日。
名额有限,招满为止!
大秦人还没见过如此豪横的招生简章。
一年学费就要六十两黄金?
你知道六十两黄金能买多少米粮吗?
也不怕撑死你!
还有一些在咸阳游学的六国人士。
觉得自己受到了歧视。
你秦国没有在他国学习的士子吗?
为什么搞区别对待?
你这是歧视,就因为你拳头大吗?
愤而游行的六国士子最后在廷尉府的棍棒教育之下,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秦国的拳头还就真他娘的大!
秦国贵族也不都是有钱人,每年六十两黄金的束脩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
于是,有门路的就开始投书,想让大王下令降低骊山书院的高额束脩。
不料第二天招生简章旁贴就出了一张告示。
如有疑虑,请看第五条!
告示上盖着秦王宫的印章!
大王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不想交学费可以,你他娘的有本事自己考啊!
考上了不但不用交学费,还能挣钱呢!
这回没人敢再投书了。
九月九,重阳节。
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今日骊山书院正式开龙门!
书院的先生齐着白袍立在牌楼两侧。
牌楼下方,有几位年长一些的先生,一人一桌。
桌前有画好的报名表,有笔墨纸砚。
这都是书院各科的博士。
今天他们负责面试招生。
和一群半大老头子混在一起的,有一个同样身着白袍的少年。
这少年正是算学的先生,秦禹。
前几天分课的时候,一众先生见自己的队伍里混进来一个小猴子。
顿时觉得很不满。
认为夫子这么做是看不起他们。
随后,被轻视的秦禹在阶梯教室里给在座的诸位先生现场上了一堂课。
鸡兔同笼的六种解法。
如何用一根一尺长的戒尺,快速测量书院牌楼的高度。
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十三里,求其十五日所行里数?
秦禹一战封神。
自此以后,书院里夫子以下皆称秦禹为先生!
太阳刚刚越过地平线。
就有一抹身影踏着初升的朝阳走来。
看样子是经过长途跋涉的。
少年衣衫褴褛,满面风霜,脚上的鞋子已经磨损的不成样子了。
抬脚间可见,破损不堪的鞋子光剩鞋面儿,鞋底早丢了。
少年一步一步行至众先生面前。
躬身行礼。
从怀中掏出一块木牌,却不知该递给谁。
一时踌躇。
陈宫见状接了过来,查验无误之后,对着夫子点点头。
“学生章邯,雁门人氏,今来书院求学,交不起束脩,所以还请先生出题。”
看这样子别说六十两黄金了,能拿出一个秦半两都算我输。
孙人越暗自念到。
“秦禹,由你出题。”
秦禹应了一声,来到章邯身前问到。
“你想学哪科?”
章邯虽然惊讶于秦禹年少,但还是躬身作答。
“兵法!”
“兵家典籍了解多少?”
“六韬,孙子兵法,吴子都有涉猎。”
……
“引兵深入诸候之地,遇大林,与敌人分林相拒。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使吾三军分为冲陈,便兵所处,弓弩为表,戟盾为里;斩除草木,极广吾道,以便战所;高置旌旗,谨敕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林战。林战之法:率吾矛戟,相与为伍;林间木疏,以骑为辅,战车居前,见便则战,不见便则止;林多险阻,必置冲陈,以备前后,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走;更战更息,各按其部。是谓林战之纪!”
“敌近而薄我,欲去无路,我众甚惧,为之奈何?”
“为此之术,若我众彼寡,各分而乘之,彼众我寡,以方从之。从之无息,虽众可服。”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
秦禹满意的点点头。
他问的这几句都是六韬,吴子,孙子兵法里的内容。
他提上句,章邯接下句。
以验证章邯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都有涉猎。
结果不错,倒背如流。
这是一个有基础的学生。
“你的意见呢?”
“考核可以通过,给甲上!”
夫子点点头。
从袖中拿出一个小牌牌。
旁边的少府工匠立马接过来对着陈宫手里的文书,把章邯的名字刻了上去。
等木牌牌做好了,梁阶也把报名表填完了。
骊山书院,章邯,0101,甲上!
有了这个牌牌,章邯从今日起就是骊山书院的学生了。